返回

第198章 怎么处理烦恼

首頁
    第一九八章怎麼處理煩惱 古代禅師提到對治煩惱時,常用“斷”和“轉”這兩個字。

    我們現在對待事情都說要處理處理,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這裡就借用“處理”這個詞,一語雙關,一個是說你要怎麼樣解決煩惱, 第二個意思是你把煩惱當成什麼。

    如果我們把煩惱當成一個處理品,我們大家一定不會自找煩惱。

    我看我們大家就沒有把煩惱當成處理品,總是抱着不放,覺得煩惱很好,所以煩惱很多。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如果你把煩惱當成寶貝, 你就慢慢地去處理,一點一點地把這個寶貝分給别人,不要一個人獨享;如果你看明白了,就會看到煩惱不過是個處理品,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自然會認識到不應該保留這個處理品, 應該把自己本有的智慧發掘出來。

    我說把煩惱當成寶貝,舍不得扔掉,大家不要覺得好笑,這是個實實在在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也并沒有完全覺得煩惱就是處理品,也是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把煩惱當成了寶貝,舍不得扔掉。

     如果我們真是把煩惱當成了處理品,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煩惱障、所知障老早就斷掉了,老早被抛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們之所以從無量劫以來輪回生死,在六道之中頭出頭沒,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死死地抱着煩惱不放,沒有把煩惱當成處理品 ,而是把煩惱當成了寶貝。

    大家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煩惱、看待煩惱,那麼我們要轉煩惱成菩提會容易一點。

    我們往往是自己跟自己生煩惱,一般人說這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但這樣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 自己跟自己生煩惱沒什麼法律責任;但從禅的角度來講,自己跟自己生煩惱也是不對的,因為它也是煩惱,也是生死的根本,也是我們需要轉化斷除的對象。

     今天講處理煩惱的方法,重點針對人際關系當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煩惱,因為人際關系當中的煩惱,不但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家庭、社會和國家。

     一般的人,對待一件事總是把眼睛盯着别人,看你會怎樣對待我,公平還是不公平,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往往很少來要求自己,很少思考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在八風面前不為所動。

     一般的人做不到這一點,即使出家人修了十年八年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我剛才開宗明義講的,把煩惱當成了寶貝,沒有把煩惱當成處理品。

    煩惱就是“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八風”把所有的煩惱都包括在内。

     這“八風”都是一對一對的,一般人都把利看成是好的,把樂看成是好的,把稱譽看成是好的。

    你要那個好的,别人也同樣盯着那個地方,結果就發生矛盾了,覺得分配不公,覺得表揚不公,覺得贊譽不公, 覺得我吃虧了。

    處處都把我放在前面,什麼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沒有考慮他人,這就是煩惱的根本所在。

    因為有“我”在,就有煩惱在。

     這些煩惱,不僅僅在家人有。

    我看到很多年輕的出家人,十五六歲的、十七八歲的、二十多歲的,應該說涉世未深,心地比較清淨,但是在“八風”面前,照樣透不過這一關。

    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跟“我”的利益、跟“我”的面子密切相關,他不會把“我”當成處理品 。

    如果把“我”當成處理品了,那就把“我執”破掉了,如果把“我執”處理掉了,就能證聖果了。

    可是我們就是放不下這一點。

    一個人不管是為僧還是為俗,已經從一個自然的人變成了一個社會的人 ,因為我們不可能生活在一個孤島上,而是生活在人群當中、人際關系當中,每時每刻都有一個自他關系存在,一切的問題都在自他的關系當中表現出來,而表現得最突出的,就是彼此都是我第一,首先考慮的是“我”。

     要求自己講處理煩惱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求自己。

    怎樣要求自己呢?要學會要求自己,就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