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皈依三宝(3)

首頁
    第一八二章皈依三寶(3)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授 我們今天是從二百二十三頁開始,共學的部分。

    我們昨天把龍樹菩薩的傳承,有關于别學的部分已經介紹過了,我們今天介紹共學的部分。

    别學就是三個不應該做的,三個應該做的,一共六個。

    今天也是六個,共學的部分有六項。

     共學第一個,是應當随念三寶功德的差别。

    随念三寶的功德,三寶的功德前面我們介紹過了,我們要常常來感念三寶對我們的功德,所以我們上一次講說,在我們吃東西之前、受用資具之前,我們都不忘要供養三寶。

     這個之外,我們還要随念三寶的功德,就是要知道三寶跟外道有什麼差别,我們前面也稍微介紹過了,佛祂是智慧最圓滿的,慈悲最圓滿的,為什麼智慧最圓滿?是因為祂已經斷除三惑:見思惑、塵沙惑、還有無明惑。

    斷了見思惑可以出三界,破無明惑才可以出十法界,這是其他的宗教、佛法以外的宗教所沒有辦法做到的,所以他們也有智慧,但是不夠圓滿,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斷除三惑,所以他們甚至不能出三界,更别說能夠出十法界。

     那佛的教法也是最圓滿的,因為可以幫助我們解脫、開悟成佛;這個也是其他的教派沒有辦法做到的,所以他們的教法方面來說的話,也是不夠圓滿的。

    所以我們要經常地來随念三寶的功德,知道佛法僧三寶,他們之間的差别在哪裡,還有跟外道的差别在哪裡。

    另外外道他的教法也是沒有辦法解脫,也沒有辦法斷我執、法執,這些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他們依然有煩惱,因為我們知道煩惱是由執着來的,由我執來的,我執沒有辦法斷的話,就沒有辦法斷煩惱,也沒有辦法出三界,他們的教法裡面也沒有辦法開發佛性,就是沒有辦法明心見性。

    隻有佛的教法可以幫助我們開悟、明心見性,這等等的差别,有無量的差别,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比較、然後慢慢去分别,它到底是為什麼三寶比較殊勝的原因在哪裡。

     因為我們常常會被人家問到說:天主教難道不好嗎?基督教難道不好嗎?或者一貫道還是什麼,現在有很多新興的教派,難道他們不好嗎?不是說不好,我們覺得三寶最殊勝,那是不是就對他們要産生排斥呢?也不是嘛,不需要排斥,為什麼?因為大部分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這是相同的部分。

    所以我們知道,勸人為善會有什麼果報?就是人天果報嘛,所以他們大部分是着重在善法的部分。

    在佛法裡面有沒有人天果報的部分?有啊,所有的善行功德的果報就是人天嘛;可是佛法以外的那些教派,他們有解脫道嗎?他們有菩薩道嗎?他們有成佛之道嗎?沒有,隻有佛法有。

    所以為什麼三寶比較殊勝的原因就在這裡。

    他們人天善法的這個部分,隻是我們佛法一個很小的部分,就是六道當中的人天道這樣子而已,去除了三惡道,因為他們也是要斷惡修善嘛,也是有他們戒律,也是要行善累積功德,那就是最多最多得到人天果報這樣而已,沒有出三界。

    為什麼不能出三界?就是他們的教法裡面沒有教導怎麼樣斷我執的方法,沒有辦法斷我執就沒有辦法出三界嘛,也沒有進一步教導怎麼斷法執,所以他也不能出十法界嘛,也不能開發自己的佛性,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然後成佛,這個部分是其他教派都沒有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三寶功德特别殊勝。

    這是第一項,我們皈依之後要共同來學習的,就是随念三寶功德的差别,尤其是跟外道、其他教派的差别到底在哪裡,這樣我們才能增長對三寶的信心。

     第二個,就是随念三寶的恩德,恒常精勤供養三寶。

    這是我們剛才講說吃飯、受用東西之前,應該不忘要先供養三寶,我們剛才先說了第二個。

    這個供養三寶,它到底有哪些供養的内容?我們前面隻是稍微介紹一下,我們平常其實很多機會都可以供養三寶;可是什麼才是供養三寶最圓滿的方式呢?書上就介紹怎麼樣來作供養才是最圓滿的供養,它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首先它介紹的就是供養有哪些内容。

    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佛在世的時候,我們親自去供養祂的佛身,這個叫做供養身。

    那佛不在的時候,我們為了感念佛陀,我們為祂造舍利塔,有了這個佛塔之後,我們來作供養,這個就叫做供養塔。

    那不論是供養身還是供養塔,它有分現前供養跟非現前供養。

    就是這個佛身或者是佛塔,就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親自來作供養,這個是現前供養,就是這個佛塔在我們面前,我們親自來作供養。

    不現前供養,就是佛身或者是佛塔,祂并不在我們的眼前,不在我們的跟前,我們用觀想這樣來作供養,這個叫不現前供養。

     可是還有另外一種,叫法性供養。

    就是不論我們家裡供養的是哪一尊佛,可是我們要有一個認知:就是一切的佛性都是相等的,阿彌陀佛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的佛性、跟藥師佛的佛性,一切佛的佛性是相等的、是共通的,所以你今天供養阿彌陀佛,跟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法性來說有沒有差别?沒有差别,對不對?所以你供養一尊,就等于同時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隻要我們有這樣的認知,你在家裡供養一尊佛就可以了。

    不用想說我身體不好,是不是要加一尊藥師佛?我還要求智慧,再來一個文殊,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不可以忘記,我們就深怕忽略了哪一個。

    其實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所謂的法性供養,就是你隻要供養一尊佛足夠了,你就等于同時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所以法性供養的功德大過不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的功德又大過現前供養,這是不同供養的内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還有,你是自己供養呢?還是教别人供養呢?還是自己跟别人一起來作供養呢?這也是有一些差别。

    如果說:我不會因為我放逸呀、懈怠呀、懶惰啊而不親自供養,隻要有機會,我就自己來作供養,我一定親自去作供養,我不會委托别人說:“你如果要放生還是作功德,通知我一聲,我隻要拿錢給你就好了,你幫我去做”,除非你是真的沒有時間,不然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放逸、懈怠、懶惰,所以不親自供養,最好是親自供養,因為它的功德不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講它們的差别,自己親自供養是最好的。

    可是還有比親自供養更好的,就是教他供養,尤其我們看到目前生活情況不是很好的,比較貧窮的,生活資具比較缺乏的,我們可以找機會教他一起來作供養。

    先拿一些身邊可以供養的東西,然後帶着他一起來作供養,然後告訴他,供養有哪些殊勝的功德,可以免除貧窮的果報啊,種種的供養的功德,告訴他,讓他也練習來作供養。

     實在沒有錢,是不是就不可以供養了呢?也不是,因為供養的方法很多,實在是窮到什麼東西都沒有辦法拿出來供養,也可以作供養啊,怎麼作供養?随喜啊,随喜是一個很好供養的方法,你雖然自己沒有作,可是你看到别人供養,你在旁邊随喜,你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随喜贊歎,不用花錢的,一本萬利。

    所以我們就可以教他,他實在沒有能力來作供養,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教他“你修随喜呀!看到有人供養,你就在旁邊贊歎随喜,那你就有供養的功德,跟他一樣的,同樣有一分。

    ” 還有大自然的、沒有主人的,我們看到外面的胡姬花開得很美麗,來作供養三寶;今天天氣很好,藍天白雲看了心情很開朗,心情愉快,以這個風景、藍天白雲來供養三寶;同樣的,清風、明月,你在外面看到美麗的風景;大海,在海邊看到汪洋的大海,哇!好美!夕陽,好美的夕陽!供養三寶,随時都可以,這個都是免花錢的,随時都可以。

    而且,它不但可以去除我們的貪着,一般我們就說:啊,好美!然後就貪了嘛,就生貪,然後就想說“我以後沒事情就一定要到海邊,因為我喜歡海邊那個景色”,那個就是貪海邊的景色。

    可是我們現在不一樣,那個海浪翻騰的樣子很好看,藍天反映在大海上面,參着朵朵的白雲,凡是讓我們賞心悅目,本來會産生貪執的那個,我們都可以馬上來作供養,再把它供養出去,那就同時去除了我們的貪執,而且還可以累積菩提資糧,這個也是很好的方法,它讓我們練習時時不忘供養,時時不忘去除我們的貪執,又時時累積我們的菩提資糧,這個也是很方便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教他這樣來作供養。

     另外一個就是自他一起來作供養。

    我們想要做什麼供養三寶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呼朋引伴,就是同行善知識,一班同參道友,大家一起來作供養,共襄盛舉,這樣也是很好的。

    所以這三種供養,哪一個功德最大呢?自他共同來作供養的功德大過教他供養,教他供養的功德大過自己供養,因為自己供養都沒有想到衆生,大悲心不夠,所以它的功德最小,因為你隻想到自己作供養,沒有想到衆生,所以它的功德是最小的。

    這就是以供養的方式來說的。

     至于所供的内容來說,它有分所謂的财敬供養,就是财物跟恭敬供養。

    所有的财物都可以供養,隻要是最殊勝、最微妙的都可以作供養。

    那什麼叫恭敬供養呢?就是我們平常表現出來、對三寶所表現出來,所有那個恭敬的内容都算。

    譬如說我們對三寶之前禮敬,禮敬三寶,合掌問訊,還有繞塔、贊頌,唱種種贊頌的偈頌,這個都是屬于恭敬供養。

     還有廣大供養,廣大供養就是不管你供什麼,前面講的,佛身供養,還是佛塔供養,還是現前、不現前,你供養的都是最多的,而且最微妙的,就是能夠越多越好,盡自己的能力越多越好,而且是最好的;不是家裡剩下的、自己用不到的,然後拿去供養,不是。

    一定要殊勝微妙的。

    而且供養的時候,是非常歡喜的,充滿對三寶的信心,這樣子來作供養,這就是所謂的廣大供養。

     還有非染污供養,就是我們在作供養的時候,心要離開憍慢。

    憍慢就是我供養得多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說好像高人一等,那個貢高我慢的心就很自然地生起來了。

    在一場大法會當中,我是大功德主,坐在前面第一排的第一個位子,我就覺得好像身分地位比人家高的那種感覺就出來了,那個叫憍慢心。

    覺得說我有那個能力,把你們都沒有看在眼裡,就是說“你們行嗎?你們可以嗎?你們可以供養這麼多嗎?”這就是心被染污了。

    還要離放逸,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不要懈怠懶惰,最好是自己來作、親自來作供養,離開放逸的心,離開貪染的心。

    就是說我今天供養三寶,不是為了取悅誰,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

    為了要獲得一個好名聲,所以我供養給别人看的,那個就是跟貪染心相應的,這個也不好。

    那還有,就是我們供養花啦還是水果啦,不要是有刺的,這個大家都知道,有刺的、有毒的、有味道的,我們都不要供,它都是屬于染污供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後一個是正行供養,就是正行佛法來作供養,這個是最殊勝的,就是依教修行,随時都不忘以修行來供養三寶,這個佛是最歡喜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成佛,其他都是累積福報而已,所以正行供養是我們剛才講的,這所有供養當中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會讓我們開悟成佛。

     這些供養的内容要用什麼樣的心呢?如果我們再加上六種意樂,就是六種心态,六種認知,對三寶的認知,你有帶着這六種認知來供養剛才所有的那些内容的話,是最殊勝的。

     哪六種心呢?就是你對三寶的認知,你知道三寶是無上的大功德田,所有的功德田裡面,三寶的功德田最大,所以供養三寶的功德最大,這是第一個,我們對三寶的認知。

    第二個,三寶對我們有大恩德,這個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這一世所有的圓滿,都是蒙佛的恩德來的,過去皈依三寶,然後如法修行而得的圓滿的果報,所以三寶是我們無上的大恩德,三寶對我們有無上的大恩德。

    第三個,三寶是一切有情當中最尊貴的。

    第四個,三寶是最難遇到的。

    第五個,三寶是獨一無二的,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沒有一個能夠跟祂相比,沒有一個福田可以勝過祂,所以祂是獨一無二的。

    第六個,供養三寶是想要圓滿世間法、出世間法的根本,就是供養三寶。

    就是你想要圓滿一切世間的種種,或者是出世間的解脫、開悟成佛,它的根本從哪裡來?供養三寶來,所以你要圓滿這一切的根本,就是供養三寶。

     有了這六個内容的認識,來作剛剛前面的那些供養,再加上供養之後,把一切功德回向給諸佛菩薩,這個就是最圓滿的供養,這個很重要,這個才是正确的供養。

    供養三寶,不是我有機會就這樣子作一作,那個都不夠圓滿,因為沒有這樣的認知,最後可能也沒有回向給諸佛菩薩,沒有回向無上菩提,所以不夠圓滿,這個很重要。

    我們有了這個圓滿的供養之後,我們要累積福報啊,還是功德呢,是非常的快速,當然成佛也非常快速,因為有正行供養的關系,所以這個很重要。

    這個就是第二個,随念三寶的恩德,恒常精勤供養三寶。

     第三個共學的,共同應該來學習的,就是我們既然了解皈依三寶的殊勝,我們自己也感受到三寶對我們的恩德;那其他衆生還沒有皈依的,還不知道皈依三寶是有多麼殊勝利益的衆生,我們是不是要發發大悲心去教導他、去帶領他、去告訴他三寶是什麼?這就是對衆生發起大悲心,為衆生來介紹,沒有強迫推銷,就是因緣成熟了、時機成熟了,帶領他進入佛門。

    這就是第三個,因為大悲心的緣故,我們應該告訴其他的衆生皈依的道理,這個也屬于法布施的一種。

     第四個,我們想要完成什麼事情,或者是心中有所求的時候,有緊急危難,或者是我們想要求助于人的時候,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趕快供養三寶,就是修廣大的供養。

    我們剛才講最殊勝圓滿的供養,那種方式來作一個廣大圓滿的供養三寶,然後啟白三寶。

    先供養好之後,然後啟白三寶說“我的願望是什麼,祈請三寶加持。

    ”這中間還要修皈依,因為供養三寶的功德,修皈依三寶的功德,讓我們所有的願望都能夠實現。

    重點就是,當你有緊急危難的時候依止三寶,而不去依止其他:看風水、算命、蔔卦、茅山道術、符咒、降頭……,為了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個是不好的。

    所以,這一條的重點就是,我們希望有事情的時候,都是向三寶來祈請,而不依止其他世間法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可是要注意的就是,我們祈請三寶的内容,第一個,是不違背戒律為原則,破戒的事情不可以随便求,三寶、佛菩薩也不會答應的;所以第一個,我們祈請的内容是不可以違背戒律。

    而且不可以違背因果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你想要求什麼,你從因下手,你種了這樣的因,就一定有這樣的果報,不用求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果報。

    所以還要把因果的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