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六十五章
◎沒有實現也作數◎
第二日,聖旨剛傳下來,淮樂公主和裴将軍和離的消息立馬傳遍整個京城。
除了這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外,先前懸而未決的佛像案,也終于有了結果。
公文昭示,幕後主使已被抓獲,并處以極刑,誅滅九族,以儆效尤,給百姓一個交代。
然而,這則公文,卻像是一張巧妙的掩護,将人們的注意力,巧妙地從淮樂公主的家事,轉移到了佛像案上。
佛像案的風波,沖淡了人們對淮樂公主私事的八卦。
畢竟,淮樂公主喜好美男子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
至于她和離的真正原因,衆說紛纭,莫衷一是。
有人猜測,是淮樂公主私養了衆多面首,裴将軍終于忍無可忍。
也有人猜測,是裴将軍在邊關犯了錯,例如酒後召妓之類的醜聞,傳到了公主的耳中。
更有人認為,二人長期分隔兩地,即使感情再好,也終有盡頭,裴将軍戍守邊疆,而淮樂公主并非尋常人家的小姐,自然難以忍受長久的寂寞。
與此同時,還有一則公告,那位新官上任便赫赫有名的溫郎,因在佛像案中“辦事不利”,被貶往東域。
此消息一出,民怨沸騰,許多人紛紛為溫郎鳴不平,甚至有人聚集在官府門前,當街抗議,場面一度失控。
百姓們聲稱,溫郎的努力,他們都看在眼裏,偏偏在那一日失職,這分明是上天自有安排。
若非溫郎與公主,他們恐怕至今仍被蒙在鼓裏,更有人稱,是福澤仙子附身溫郎,才揭露了真相。
這股不滿的情緒,迅速蔓延至京城內外,甚至波及方圓百裏。
就連向來不輕易表态的踐國公,也罕見地發聲,要求獎罰分明。
最終,朝廷的決定是,将溫淮知調離京城,前往南嶺,協助當地發展,滿期二至三年,便可重返京城,并授予四品官職。
私下相見時,時绾眠望着溫淮知,他依舊風光霁月,也始終未曾開口詢問她被貶南嶺之事。
溫淮知動作娴熟地烹茶,不疾不徐。
他将一杯香茗遞到時绾眠面前。
她擡眼看了看微微低着頭的溫淮知。
他好像褪去了些稚嫩,變得更遊刃有餘些了。
察覺到她的的目光,溫淮知手中的動作頓了頓,而後慢慢擡頭,與時绾眠對視上後,微微一笑。
“好茶。
”時绾眠誇贊道。
她知道,這些日子以來,他一定在細節之處,費了不少心思。
在官場上,他少不了與達官貴人周旋,他隻能默默地學習,觀察,揣摩着別人的喜好。
“殿下喜歡便好。
”溫淮知一開始還有些緊張的心緩了片刻,在得到贊揚後內心又是滿足。
他其實已經默默地準備了很久,即使是與那些達官貴人閑聊,也能夠應對自如。
但唯獨在她面前,他總是想要做到最好,也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調離南嶺後,你有何打算?”時绾眠問道。
溫淮知眨了眨眼:“殿下有何指示,盡管吩咐。
”
時绾眠常常感慨溫淮知耐性太好,可仔細想來,許是過于信任自己,信任到可以什麽都不問,就替她做任何事的地步。
他知道她生在帝王家,信任是最難的一件事,因而他不斷退讓,退讓到直至她願意主動跨出一小步就好。
如果她利用他,那他将是她最鋒利的利刃。
可惜..….
時绾眠笑了笑,眼神柔和了些。
她最終還是把來龍之脈告訴了溫淮知。
溫淮知靜靜地聽着,原本以為要等待很久,甚至做好了一輩子等待的準備,此刻卻因為她的坦誠而感到意外。
她.…..終于願意跨出那一步了。
“你在踐國公的帶領下進步太快,讓踐國公刮目相看的同時,也引起了沈複的忌憚。
他擔心你會成為踐國公的左膀右臂之一,有朝一日壞了他的大事。
”
随後,時绾眠與溫淮知商議對策,她列舉了收集到的證據,并說明她這邊也會暗中招兵買馬,以防沈複在京城叛亂時,可以緊急調動兵力,
而邊關,則有裴州池鎮守。
“原本我還在思量此事該如何處置。
如今沈複如此急切地将你調往南嶺,倒是給了我一個絕佳的機會。
隻不過......”
時绾眠又抿了口茶,坦白道:“他這麽着急把你調走,勢必動了讓你有去無歸的念頭。
”
“這不正好嗎?”溫淮知為她斟滿茶水,他很快便理解了她的計劃:“正如殿下所想,讓我有去無回,正好可以借此機會,金蟬脫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