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5章 王贲的后手

首頁
    “錯了。

    ” “一開始就錯了。

    ” “趙軍下場的那一刻,我便丢失了自己的節奏,所有的決斷和調兵用兵,都是以趙軍的行動為基礎,始終被龐煖牽着鼻子走,盡管沒有吃虧,卻也沒有占到便宜。

    ” 王贲喃喃自語,陡然睜開雙眼,眼神愈發清亮地看着戰鬥中的秦軍,以及奮力上前,勉強擋住趙騎的車兵。

     他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随着時間的推移,戰鬥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被動的一方隻會越來越被動,主動的一方優勢會逐漸變大。

     要想勝過龐煖,必須奪回主動權,讓趙軍跟着己方的節奏行動。

     放眼望着戰場,難點就在于,如何奪回主動權。

     與其說是一場戰鬥,不如說是王贲與龐煖在下棋,與真正的棋盤比起來,這裡真的會死人。

     他們作為棋盤外的人,指揮着這些棋子,完成自己的戰術構想,彼此交鋒中得出勝負。

     然而,他們這所謂棋盤外的人,也并不完全在棋盤外,并非一定是安全的。

     “盾兵上前,代替騎兵包圍趙軍,騎兵小隊在外圍射殺包圍圈裡的趙軍。

    ” “騎兵主力的目标,戰場後方的趙軍主将,全速奔殺,半路遇到阻攔,也不要戀戰停下。

    ” 王贲狠下心來,跳出棋盤外落子。

     龐煖身邊的守兵,要比投入戰場的更多,騎兵直接沖過去,并不會撈到什麼便宜。

     這隻是做給人看的,龐煖或許沉着冷靜,但陷入戰場的趙國騎兵,要麼為了保護主将,追擊秦軍,要麼趁着戰鬥空隙,舍棄一部分兵力,撕開盾兵的包圍,救出被困的那部分趙軍。

     無論是哪種,等到趙軍抽離戰場,王贲的後手,也該發揮作用了。

     “将軍,趙軍……” “我知道,龐煖身邊的兵力,就算是我軍人數翻倍,也無法沖殺過去。

    ” “那為何還?” 王贲聽着部下的疑問,臉上露出少有的憂郁,着實讓人吓了一跳,那名部下正為多嘴後悔,王贲解釋的話,自耳邊傳來:“主動權丢失,隻有兵行險着,才能重新奪回來。

    ” “萬一趙軍不上當?” 王贲的解釋,打消了許多人的疑惑,他們也就此明白,王贲的目的是引開趙軍,然而仍有一些人謹慎小心,滿懷擔憂。

     “那樣最好。

    ” 王贲臉上的表情定了一瞬,露出璀璨的笑容,一切正中下懷。

     衆人百思不得其解,王贲也不再過多的解釋,所有的解釋,都不如戰場上來的直觀。

     傳令兵奔向戰場,領兵的秦将,帶着指揮的旗幟,從戰鬥中抽離出來,找對趙軍來時的方向,朝着大後方的龐煖發起沖鋒。

     這一突然的變化,不僅讓趙軍措不及防,陷入包圍的趙軍,壓力陡然一松,很快又被盾兵圍了起來,狹小的空間裡,騎兵沖不起來,還不如下馬的步兵。

     盾兵後面,那支人數不過百人,卻一直躲在戰局之外的騎兵,正疾馳如風,把盾兵圍起來的趙軍,當成圍獵場的獵物,逐一射殺。

     而且也讓齊軍陷入了瞬時的茫然,車兵上前攔截趙騎主力,盾兵接手秦軍的包圍,站在輸出位的長矛兵,失去了所有屏障,一瞬間暴露在趙軍的箭矢之下,活脫脫就是人形靶子。

     這個時候,他們隻知道陷入了危險,即将成為整個戰場上,傷亡率最高的兵種,唯獨沒有想到成為了王贲抛出來的魚餌。

     與他們相同,朝着龐煖沖殺過去的秦軍主力,是魚餌之一;包圍趙軍的盾兵,也是魚餌之一。

     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魚餌,就要看趙軍主力會咬哪一隻餌。

     等趙軍選擇出魚餌,其他的魚餌就會成為殺魚的刀,這個戰場就是殺魚的砧闆,王贲就是那個打窩刨餌,且親自操刀的釣魚佬。

     以王贲的視角,他最希望趙軍咬長矛兵這隻餌,那裡面有他安排的數百秦軍精銳,隻要趙軍咬上來,就别想再掙脫出去。

     屆時盾兵和車兵會轉身圍過來,把趙軍擋在這裡,佯裝斬将奪旗的騎兵,也會迅速轉身,把趙軍按死在這裡。

     至于那支負隅頑抗到現在的趙國騎兵,也會迎來真正的噩夢。

     那支寥寥百人的秦軍騎兵,是秘密打造的重騎兵簡配版,投入戰場就是為了實驗效果。

     戰馬不披甲,騎兵披全甲,除了面甲,就連裝備的兵器,也比普通騎兵多。

     借助戰馬沖鋒投擲出去,給敵人造成巨大殺傷力的短槍;快速裝填簡易激發的雙手勁弩;在馬鞍兩側還有短斧和錘子,用于近身搏殺。

     他們現在用的軟弓,也隻是迷惑趙軍的誘餌。

     隻要趙軍主力咬餌,這支人數不多的簡配重騎兵,就可以自由發揮,随意吃下到嘴邊的敵人。

     這也是王贲單獨把這支百人騎兵留出來的原因,讓他們跟着主力行動,用不了太遠,速度就會慢下來,與主力落開距離。

     “将軍,動了。

    ” “趙軍主力不再沖擊車兵,他們要救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衆人的驚呼,王贲也看到了。

     和預想的有所偏差,但也不算差,趙軍選上了最難吃的那隻餌。

     他們不完全是要救人,不沖向盾兵,而是朝着那百餘騎兵圍殺過去。

     在發現秦騎沖向龐煖時,不僅沒有緊張,反而覺得壓力一松,沒了那幾千秦國騎兵,在戰場上他們便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

     騎兵對戰步兵有優勢,但車兵獨立出來,快到潰敗邊緣,繼續沖擊,隻會加快車兵潰散,維持現狀而已。

     盾兵圍住了一支趙軍,想要從背後破防,不是難事,但那支百人的騎兵,遊離在外,始終是個麻煩。

     最後是失去屏障的長矛兵,不是那麼好突破的,尾部頂在地面,斜着将矛尖對準目标的長矛,簡直就是騎兵克星。

     電光火石之間,他們做出了“準确”的選擇,人數遠不如己方的那支百人騎兵。

     掃清障礙,再撕開盾兵,兩支騎兵合一,力量壯大。

     看上去裝備有所不同,但再好的裝備,也彌補不了幾十倍的人數差距,這是常識。

     遙望着彼此,王贲露出輕松的笑容,唯一難辦的是,這支首次上戰場的重騎兵會付出巨大的犧牲,戰後需要一份詳細的戰報,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