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按捺住内心躁動的昌平君,一激動竟然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不可置信道:“封君?王上要給成蟜...公子封君?”
忍不住開口的昌平君,一臉震驚地看着成蟜。
宗室公子封君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成蟜比嬴政還要小上三歲。
一個未加冠親政的秦王,要給年紀更小的成蟜封君。
今天發生的事情,真是他在秦國幾十年,遇到的最讓他震驚的事情了。
秦王要親政,就那麼毫不掩飾地向不曾有絲毫祖孫感情的華陽太後尋求支持,後又為十六歲的成蟜封君。
先前他還不明白,秦王憑什麼就能夠如此自信,華陽太後會出手相助。
直到聽到成蟜封君的消息,終于想通了一切。
他知道華陽太後認為秦王薄情寡恩,身上的人倫親情過于淡薄,将來親政,必定不會照顧楚系在秦的發展,于是便把楚系的未來放在成蟜身上,有過把成蟜扶持上王位的想法。
但是,秦王尚在,想要扶持成蟜登基難度極大,就算是楚系在秦國擁有最龐大的勢力,也難保能夠有機會成功,故而遲遲沒有動手。
如今秦王要封成蟜為君,這不就是從側面告訴華陽太後,他不是一個刻薄寡恩的君王,就算是外界流言蜚語,他依舊願意封能夠威脅王位的成蟜為君。
成蟜又是楚系的希望所在,至少華陽太後是這麼認為的。
如此一來,華陽太後還真的有可能放棄扶持成蟜為王的想法,畢竟風險太大,回報也不明确。
成蟜做不了秦王,退而求其次,做一個封君,做一個與秦王感情甚笃的封君,對楚系來說,保住在秦國的榮華富貴不是什麼問題。
隻是,這好事,在昌平君看來,還遠遠不夠,滿足不了他内心的渴望。
榮華富貴他現在就有,成蟜封不封君,于他而言,沒有半分多出來的益處。
但,扶持一個新的秦王,就大不一樣了。
成蟜自小養在華陽太後身邊,親近楚系,且性子柔軟,便于操縱,把他扶上秦王的位置,熊啟便能夠在華陽太後百年後,掌控秦國政事,如同穰侯、呂不韋那樣,權傾朝野。
短短瞬息,熊啟的大腦中已經想好了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藍圖規劃。
“太後,成蟜公子年紀尚輕,缺乏曆練,此時封君前往封地,恐為小人诓騙,損害公子。
”昌平君露出一副關切的模樣。
單是看表情,熊啟還真是一個忠君良臣,考慮的周全到位,關心成蟜,為其謀劃。
主人年輕,沒什麼經驗,被惡仆小人欺負蒙騙的事情并不新奇。
成蟜事關楚系在秦的發展,他若出事,對楚系将會是巨大的打擊。
昌平君如此說話,就是看準了這一點。
“熊啟,我王有句話說得對,親政後也可以加冠,加冠後卻不一定能夠親政,為成蟜封君,也是這個道理。
”
不料,華陽太後雖不如宣太後,又上了年紀,且多為楚系私利計,時時在心中盤算楚系的利益,卻終是人老成精,沒有被昌平君的彎彎繞繞诓騙。
她擡手制止還想繼續開口的昌平君,扭頭看向嬴政,問道:“我王為成蟜挑選的封地是何處?”
戰國七雄,七個王,然國力不同,王與王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