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人间道

首頁
    滿臉蠟黃病容剛剛過來履任的台牢監正;因為見多識廣而琉璃蛋似得行事滑不留手,被稱做“老老王”的王秋,也在有氣無力的哀聲歎氣道。

     “如今有郭台使盯着,随便送點東西進來,甚至許他一些不要緊的所求,都是毫無問題的。

    。

    ” 雖然對方隻是“區區”一個夏國小使家的管頭,但是那種殺人如喝水吃飯的戰場煞氣,卻是做不得假的; 更别說他背後那個夏國小使,或許沒有法子驅使省台寺監的官人們,卻有的是辦法拿捏他這個才剛剛入了品流的台牢監正。

     被迫回來收拾爛攤子之後,又毫不猶豫的直接将一切的底線坦言相告了。

    能多年作穩這個位置而變相從中牟利的他,最要緊的還是眼力夠好,口風夠緊。

     他看守的這個台牢雖然有小诏獄之名,但是終究是不比真正的诏獄和關押政治重犯的天牢所在;因此進來的人大多數是官場上犯的輕罪,或是在政争中無關緊要的邊角角色。

     有時候,甚至會有人故意在朝堂上言語不慎,而犯個無關緊要的小錯進來,權當是避風頭和靜養的功夫了;同樣也有人黨争之中籍着憲台幹系送進來一些人,以為變相保護。

     所以按照他多年觀察的經驗教訓,這裡頭的人等倒有小半數有機會開釋出去的,隻要是想辦法在千秋節或是萬壽誕慶中,給大赦的名單添幾個字而已。

     然後以有一些人不但會免罪開釋,還是藉此官複原職或是更進一步,那這時候他們在台牢中的遭遇和經曆,就成為難免的加成或是減分部分了。

     被送進來的人也許官品不會太高,但是他們出去之後與同類中人得以串聯在一起的能量;也足以現管身份為難一下,剛剛進入流内品而隻能在牢中一畝三分地有用的王秋。

     至少他背後靠山們是不會為他去扛住這種小事的;所以踏上甯願整日公事公辦的保持分寸,即不主動讨好也不過于得罪,才将這個位置維系下來。

     就像是上元節那天晚上,他偷空在街頭帶着家人遊玩回來,卻接到台獄中突然被禁軍、衛軍和武德司同時押接過來一個重要人犯的消息; 于是他當機立斷服下了一貼含有少量草烏頭的方劑,而當晚就發了急症上吐下瀉的一身惡臭擡回去。

    然後就讓那個一貫想要定掉自己位置的副監李四元,名正言順坐了這缸。

     現在李四元因為吃裡扒外的幹系,在刑場上被鬧個正着送進去了;他也如期抱病回來主事了,看起來事情頗為圓滿的回到了正軌,但是相應的關系和是非,他還是不想沾上的。

     “他呀,我實話和你說了把,沒那麼容易出去的,至少在這個節骨眼上是如此。

    。

    ” 隻見王秋暗自比劃了胖嘟嘟的手掌,在旁的郭崇濤也有些無奈道。

     “這不是我刻意的為難,而是他當街喊出的那些東西實在有些犯了忌諱。

    。

    要知曉本朝一貫于言路的态度,都是寬餘下而慎于上的。

    ” “每年在平康裡三曲和東西兩大市那邊,喝醉了酒發瘋或是一時興起腦子犯了混,跳起來喊出大逆不道之言的人還少麼;你見過幾個被逮進台獄的,就連武德司的那些行走親事官們都懶得理了。

    。

    ” “畢竟皇家一貫是以寬釋待人,而扶政三家也被人罵的多了,不介意蝼蟻小民的一時毀言。

    可是你說襄王攘夷,那好歹是周公的名言,天誅權臣也不過是博人一笑,政事堂的相公肚量還不至于如此膚淺;可是你幹嘛說是大政奉還呢。

    。

    ” “所以三色坊算什麼,城南市井裡大名鼎鼎的青黑郎君及其背後的靠山算什麼,不過是京兆府裡随便哪個正任官身,一個指頭就能扣死的跳蚤兒,可是牽扯上大政歸還就完全不同了。

    。

    ” “眼下聖主方立,上皇剛剛退養興慶宮内,保國五朝的睿真元明太皇太後才去世多久?有人想要推着局勢,在扶政的周公之道上更進一步,自然也有人想着要乘勢而起奪政奉還與君。

    。

    ” “你說他該死不該死的撞上了這個節骨眼。

    。

    就算是正當大赦之期,也是無人敢把名字遞上去的啊。

    。

    ” 在辭别了送來相應财帛物用的訪客之後,王秋亦是胯下臉來對着郭崇濤抱怨道: “方才人前,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