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香料,一把菜,一個雞蛋,一碗米,一件舊衣裳……雖然不貴重,但在這個時候上門,對于姐妹六個無異于雪中送炭,心裡對他們越發感激。
不過因為村長也擔心她們會害怕,去前面兩晚都把她們帶回自家去了。
到第三天的時候,大花領着幾個妹妹主動回了屬于她們的茅草屋。
村長的老伴以及兒子、兒媳婦們雖然不樂意幾個女娃來他們家白吃白住,但也憐惜她們剛剛失了父母親人,聽到她們說要走,情深意切的拉着挽留。
“不用了,還要多謝村長你們,要不是你們,我們幾個姐妹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我爹娘他們的事……總歸還是要我們自己過日子的,這兩天村長你還讓叔叔伯伯們幫我們修整整了幾遍那個房子,我們現在去住剛剛好。
” 上過學以後,姐妹幾個雖然依舊沉默寡言,但比以前會說話多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們自生下來就沒有多少父母情緣。
經曆了這麼一遭,也沒有流露出多麼軟弱的意思,前頭幾個大一點的花已經迅速擡起肩膀來撐起這個家了。
那幾場大火把家裡的東西都燒的幹幹淨淨,什麼東西也沒她他們剩。
不過什麼時候總有好心的人,看不得她們這樣一窮二白,也因為條件比以前好,好人也敢做一點了。
一人說我家有口鍋壞了,但勉強也能用,先給你們姐妹暫時燒水用;另一個人說我家這還有剩餘的幾個碗,也先給你們用……一家給一點,便一點點把姐妹幾個的家裡慢慢填充起來,也能夠讓她們重新把生活支愣起來了。
晚上就着别人家送來的一碟鹹菜,和着稀飯吃飽了以後,姐妹幾個就縮在幾張木闆搭成的簡易床上,緊緊的彼此擁抱着。
姐妹幾個早沒了在外人面前的眼淚婆娑。
該有的那一點難過和不舍,早就在前面兩天随着她們的眼淚被風吹幹了。
本來也是,李家人何曾把她們當做李真正的孩子看待過?當時能為她們真情實意的哭出眼淚,大花她們還為此感到過驚訝。
不過或許是因為清楚她們未來已經徹底沒了依靠,心裡還是有些迷茫和對未來的害怕。
“大姐,以後咱們都是沒爹娘的孩子了。
” 忽然的,聽到六花開口說道。
大花低低的“嗯”了一聲。
過了一會兒,又聽哪個妹妹小聲說道:“以後我們就不會被打被罵了吧?” 大花頓了頓,依舊“嗯”了一聲。
“那晚,娘沒有讓我們去死。
” 寂靜中,聽到二花這樣說。
空氣瞬間更寂靜了。
“前幾年,爹主動讓我們去上學,平時也不像娘那樣打我們、罵我們,那時候我就覺得,爹該也是疼我們,愛我們的。
至少比娘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