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長歌經紀人收到的回複是,兩個女生對他們的方案沒有意見。
這件事上了熱搜的第二天,也就是周四,蘇涼和宋依依還是正常上課,和平時的安排沒什麼不同。
除了要回應朋友們的關心,兩人才會想起原來她們正被私生粉诋毀。
當事人心情輕松,任着輿論發酵。
慢慢的,除了大眼仔,其他社交平台上也出現了私生粉的惡毒言論,網絡環境相當烏煙瘴氣,惹得不少不關心大眼仔的路人都知道了這事。
蘇涼簡單看了眼,就不太關心了。
她關注的是蘇家那些人的動作。
這麼些年,蘇憨憨對圈子裡的流言有過猜測,但沒有證據能證明就是對家人搞的小動作。
蘇憨憨又一向以君子要求自己,懷疑歸懷疑,到底沒拿他們洩憤。
而蘇涼不是這樣。
她小心眼,她就是壞的,她的原則就是不能傷害她在意的人。
她做不到不遷怒。
尤其是她抓到過蘇家人的小尾巴。
憑什麼施害者可以生活得順遂,徒留受害者苦苦掙紮?
她要拉着施害者、可能的施害者将那些痛苦都嘗一遍,還要讓他們眼看着想要的永遠得不到,不想要的卻拒絕不了。
蘇家人傑出的人确實不少,她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堂兄弟姐妹們在商圈裡可謂是發光發熱,他們都一緻地往商圈擠,少有人涉及其他領域的。
他們多少都有些資産,可沒能龐大到抵抗蘇氏集團,别人提起蘇家,想起的還是蘇斐然的蘇家、蘇氏集團的蘇家。
既然都是商圈,那就好找麻煩了。
她到底是蘇家後代,即使不常與蘇家人接觸,也知道蘇家的些許秘辛。
比如,蘇氏集團在她父親蘇總沒接手之前,該稅的稅不清楚。
蘇總接手後自然對公司有了改革,可是賬目可是顯示這種情況由來已久,至少涉及三代人。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她不相信,其他蘇家人在自己開公司的時候不做些手腳。
而且,不該睡的不睡,蘇家人大多可做不到。
蘇家子弟那麼多,也是因為蘇家人的濫情,蘇家已經認定的私生子女就多得不行,如果算上那些沒帶回家的私生子女,那就更多了。
想到這,蘇涼還覺得諷刺。
不知道一個世家怎麼會有這樣的做派。
帶回家的孩子,都是展現出他或者她的價值的,也就是說,要展現出有能力繼承蘇氏集團。
而那些能力沒那麼突出的,則還流落在外。
能否被帶回家的标準,這些私生子女很小就被告知。
他們要自己往上爬,争着、搶着那個位置。
而被帶回家也沒能過上什麼輕松日子,他們還要接着被比較,表現好的就多給點資源,讓他接着往上爬,表現差的,在一衆私生子女中就出不了頭。
像是養蠱一樣,看着蠱蟲們厮殺,隻剩下最後一隻。
最後一隻蠱蟲就成了蠱王,它是踩着所有蠱蟲的屍體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