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涼不知道如何應對,林予繁同樣也是。
她被她的父親,也就是林老爺子,從小嚴厲教導,比起哥哥和妹妹,她與親人相處不自然得多。
林舅舅和林小姑在經過一番教導後,被判定為隻能守成不能進取,而林予繁因為從小就展現出極高的目标意識和好勝心,被林老爺子寄予厚望。
就連林予繁自己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開始,她就沒見過玩樂相關的東西了。
林老爺子于她更像老師。
他教會林予繁怎麼管理公司,怎麼應對人心險惡,圈子裡的事情不管好壞都拿來讓她評判。
但唯獨沒教她如何與親人相處。
她與母親、哥哥與妹妹相處的時間并不多,更不用說堂兄弟姊妹。
很多時候,他們根本就碰不上面。
一直從容的林予繁,此時笨拙地學着母親和嫂嫂與女兒相處的樣子,可卻不得要領。
人與人之間的談話也就三類:過去、現在、未來。
蘇涼的過去,林予繁不曾參與,隻隐秘地密切關注。
蘇涼的現在,她已爛熟于心,不知說些什麼才能引起蘇涼的談性。
關于未來,她想說的不多,隻一句話,我和林家永遠給你選擇的權利。
更多的,是她想要多聽聽女兒的聲音。
年輕時,她太傻了,還不夠成熟。
她對還處于鼎盛時期的父親有着過于盲目的崇拜,認為父親的教育就是正确可行的。
她支持女兒在林家接受和她一樣的教育。
或許也是她太不夠用心。
年輕的她野心勃勃,想要取代頭狼的地位,當父親提出一切讓她做主,而自己負責教育她的女兒時,她就沒多少猶豫便應下。
從此,她很少插手女兒的教育。
随着女兒長大,她對自己沒參與到教育中有過後悔,也開始關注女兒的成長。
可是已經太晚了。
當她看見女兒掩蓋着一身傷痛回家,對她緘口不言時,那時還有挽救的可能。
她那時還是沒能醒悟,她接受的獨立教育讓她不要插手,她對這些傷疤選擇視而不見。
直到她完全失去了女兒。
從某一天開始,那個愛笑的女孩被冷肅着一張臉的女孩取代,小小的年紀,臉上的表情卻和她、和她的父親一模一樣。
那時她以為,獨立教育完成得很好。
作為領導者就該盡可能排除感情因素幹擾,從小培養應對各類事情的能力。
現在她真的後悔了。
尤其是在見過女兒與母親他們相處時的态度,她真真切切地後悔了。
林予繁看着眼前的女兒,她眉眼熟悉,五官隐隐有自己的影子。
可是女兒姿态太過端莊,太像自己了。
那種親昵的态度,她不知道能不能在女兒身上看見。
“母親和父親是準備對陸總的綜藝項目進行投資嗎?還是說,會有别的合作?”
林予繁長久不言,蘇涼在餘光中看到她出神的樣子,也跟着沒出聲。
可沉默太久就挺讓人尴尬的,蘇涼現在挺想說說話。
包廂裡的事情讓她覺得沒趣,可是今天她還經曆了拍宣傳照這件稀奇的事,并完成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