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董見張揚一點即明,而且張揚是他多年培養起來的心腹,便與他交心道:“你到總裁辦快10年。
從秘書到助理,再到總助,是我看着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我和顧董對你,都抱有極高期待。
”
他聲音不疾不徐,接着說,“做事就是要用人,而且要用好人。
像現在這樣,人員安排很重要。
你以後到了子公司,也要記得這些。
”
這是謝董第一次和張宇明确提及,他的未來去向,算是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張揚心中大喜,但面上仍然鎮定穩重道:“一定不負董事長的栽培。
”
謝董繼續提點:“以你在總裁辦多年工作經驗,資曆是夠了。
但總裁辦做的是協助、是配合。
子公司那邊,則是領導職位。
“直接領導一方業務,又是不一樣的。
你的工作态度,我不擔心。
但以後要注意工作技巧,注意和方法和心态上的轉變。
”這就是謝董在私下教導心腹了。
這也是,張揚最近隐隐有所覺悟的地方。
謝董見張揚連連點頭受教,繼續說,“咱們集團,人員培養的渠道還是很暢通的,對總裁辦的人更不必說。
”
“那麼多年,從總裁辦出來,要麼轉到集團部門,要麼到子公司,再謀求上升。
基本上,一旦轉任都是擔當領導職務,起點就比其他人要高。
”
謝董提了幾個先例:“萬甯、趙康年、曹安國,都是這個路子出來的。
”
這幾人皆是出身總裁辦。
要麼是在強勢部門支持工作,要麼四大子公司一把手,都挂了挂集團副總裁的職務。
算是實實在在的集團高層,而且是謝董親自提拔起來的高層。
張揚同樣是總裁辦出身,同樣是謝董的心腹,個人能力上也沒有問題。
因此,公司高層,他是有資格去想一想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對這一次升職轉任是如此的迫切。
張揚心中更是躊躇滿志,道:“董事長,還請您放心。
無論集團把我放在什麼崗位上,我都會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
他誠懇道:“更重要的是,要及時透徹學習領會,您的各種指示精神!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都要向集團總部看齊,向您看齊。
維護好集團的利益,力争為集團作出貢獻。
”
這是在直白地表示忠心,表示不忘自己的出身和根基。
謝董略帶笑意。
子公司和集團總部之間也存在着博弈,利益也不完全一緻。
他之所以要不斷把心腹安排到子公司,也是為了增加集團總部對子公司的控制力。
張揚如果真的到了子公司,位置會決定思維,未必真能如現在所言。
但他此時能想到這裡,謝董已經滿意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為子公司争奪争取利益,也無可厚非。
但是在大的原則上,必須要與自己這個董事長保持一緻。
張揚此時心中更是對前途充滿期待,越發覺得,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同時,他也十分肯定,這必然是轉任之前的最後一次考驗。
謝董平時的日程,排得都很緊,今日在車内,倒是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
張揚果然抓住這個時機,低聲道:“今天見到小謝總,風采更加出衆了。
不靠父母,白手起家,在明光做十分出色,連雲晖楚董都是贊賞的。
”
他雖然有意奉承,但說的也是實情:“别說在同輩人中,小謝總格外出色。
就是我們這些人托大,年長幾歲,也是遠不及小謝總的能力才華。
”
張揚轉而道:“隻是大家私心都覺得,明光的盤子畢竟是小了。
以小謝總的能力,待在明光,還是有些屈才了。
”
謝董本已經閉目養神,此時卻睜眼看了張揚一下。
張揚繼續說,“您和顧董,再掌管集團20年不成問題,自然帶領我們國昌做繼續創造輝煌。
”
他斟酌着道:“但是,小謝總遲早也是要接手家業的,早點熟悉集團的各項事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
謝董半自豪半埋怨說,“墨白這孩子,就是好強。
當年他畢業回國,我和顧董就想讓他進入國昌工作。
但是他自己跑去去創辦了明光,現在做的也很好。
”
他輕描淡寫道:“我倒是也有讓他來為集團效力。
隻怕到時候,難免會有人,說我偏心兒子。
”
張揚笑着道:“董事長,您可是多心了。
且不說,家業傳之子孫,天理人情,自古就是如此。
”
他随口舉例道:“那天坤的小周總,一進去便空降副總裁。
小謝總的同輩,也都陸陸續續開始接手家業。
更何況,我們小謝總在同輩人中那是數一數二的。
”
謝董但笑不語。
張揚接着說:“要我看,小謝總如果能進國昌,咱集團上下隻會說,董事長您為集團招财納賢。
”
謝董笑着指了張揚幾下。
張揚語氣極為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