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一起看展?(求追读加更)

首頁
    第20章一起看展?(求追讀~加更) 蘇州。

     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 因為是攝影系畢業,被向陽更“嫌棄”的蔣沐沐來到複刻研究所後,就被向陽打發到了資料室,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完成着向陽布置的資料任務。

     “這麼多東西,怎麼查嘛。

    ” 看着羅列擺放了一整屋的資料,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她嘴上抱怨着,卻又不肯給自己的姑姑打電話求助。

     與她不同。

     踏足過清幽的竹徑,伴着林間“沙沙”聲中的悅鳴,坐在仿古建築的屋檐下,向陽端坐飲着一杯茶水,細心的聆聽面前和藹的老人講述着宋錦與她之間的故事。

     他像一名記者,也像一名學生。

     不時的會停下筆來記錄老人口中那段艱苦的歲月,感受着一段“從無到有”的艱辛。

     退休返聘的老人衣着樸素,頭發花白,臉上也寫滿了歲月的痕迹,瞳孔卻很有神。

    她的描述略顯沉悶,語氣也平淡的沒有一絲起伏,可背後蘊含的故事就像他們現在身處的環境,需要細細的品味,才知其中的萬籁。

     對老人口中故事如數家珍的向陽,在耳畔掠過的一字一句中,依舊能感受到啟迪。

     東方的美,在于内,而藏于外。

     一陣微風徐徐吹拂,老人微笑着喝了一口清茶,潤了一下嗓子,微笑道:“不好意思,話多了些。

    ” “沒有的,錢女士,我喜歡聽。

    ”向陽停下了手中的筆,表達着自己應有的尊重。

    “……之前跟您的助理聯系的時候,冒昧的打聽了一下您視力的度數,所以特意定做了一副眼鏡帶給您。

    ” 說着,向陽放下紙筆就從自己随身的包裡,拿出了一個不大的禮盒,起身鞠躬的同時,雙手遞交給老人,“并不貴重,隻是一片心意。

    ” 老人沒有拒絕,也沒有感到驚訝。

     盡管這是倆人第一次相見,但之前通過助理,其實已經溝通過有很長的一段時日了。

     在最初,她還表示過懷疑,認為這個眼前的設計師隻是為了借助華夏的面料和工藝博得一個‘噱頭’。

    但這種疑慮随着時間,和對年輕人在這方面的堅持,她慢慢的打消掉了。

     嘴角抿笑的她炯炯的看了一眼向陽,點頭認可的同時,也起身準備雙手接過。

     “使不得,使不得。

    ” 看到大家如此,向陽連聲阻攔,老人卻眯着眼微笑的說道:“已經很久沒有你這般的後生,知道如何讨我歡心了。

     不錯不錯,當得住年輕有為這四個字。

    ” “您謬贊了。

    ”向陽聞言,臉上讪讪的。

    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他,哪裡擔得住老人嘴裡的這句簡簡單單的稱贊。

     “你的設計稿,我之前也看過一些,有幾句話想叮囑你。

    ”老人接過禮,轉交給她的助理去做登記後,示意向陽坐下的同時,說道。

     向陽一愣,趕緊拿起紙筆,準備記錄。

     見他執意不肯坐下,老人笑着說道:“我們悠久的面料、工藝有很多,但想與西方現代化的剪裁相融合,不要去過多的在意兩者的區别,而是要把關鍵點放在于神,也要放在于韻,不要糊弄别人,也不要糊弄自己。

    ” “可是…”向陽記下,憂慮之間,他發出了聲。

     “多沉下心來,不要急。

    ”老人笑着,拿起了茶杯,“茶有清淡濃稠,布料如此,絲綢如此,衣服也是這樣。

     古人不光告訴我們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也告訴過我們形無神不活,神無形而不存。

     希望伱能好好領會一下,這兩天多在這裡看看,多走走。

    ” “我明白了,謝謝您,錢女士。

    ”向陽聽完,在心中默念了幾句,才張開了口。

     老人的字字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