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度聯邦完成對星淵族遺迹的救贖性解讀後,一個以"文明播種者"為使命的全新宇宙組織宣告成立。
當露娜·星痕總統将第一枚維度種子播撒在銀河系邊緣的原始星系時,沒有人能預見,這個看似平凡的舉動,竟觸發了整個宇宙維度網絡的連鎖反應。
随着更高維度的觀察者現身,播種者聯盟被卷入了一場跨越百億光年的文明終極考驗,而答案,就藏在人類文明最古老的基因記憶裡。
在播種者聯盟成立的第三個年頭,首批維度種子在"創世紀星系"開始發芽。
這個由單細胞生物組成的原始星系,在種子能量的催化下,以指數級速度進化。
僅僅三個月後,該星系誕生了第一個智慧種族——矽基生命"晶靈族"。
"他們的進化速度比理論值快了200萬倍。
"首席生物學家艾倫在報告中指出,"維度種子似乎在主動篩選适應性最強的生命形态。
"
晶靈族的出現引發了聯邦内部的激烈争論。
保守派認為這是對自然進化規律的幹涉,而激進派則主張全面推廣播種計劃。
當晶靈族通過量子糾纏向聯邦發送第一條信息時,整個聯盟陷入了震驚:"感謝播種者,我們已準備好接受收割。
"
這個回應讓聯邦高層陷入沉思。
露娜總統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全息投影中漂浮着晶靈族的基因圖譜。
"他們的基因序列與星淵族有37%的相似性。
"艾瑞爾二世展示着數據分析結果,"這可能意味着維度種子在傳遞某種指令。
"
激進派領袖凱斯突然站起:"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結果!通過播種計劃,我們可以批量制造盟友,共同對抗觀察者。
"他的話音未落,保守派代表阿瑞斯拍案而起:"這是在玩火!晶靈族的回應明顯帶有被動性,他們的文明發展已經被維度種子扭曲。
"
會議持續了三天三夜,最終通過折中方案:繼續監測晶靈族的進化,但暫停新的播種計劃。
然而,就在決議通過的當晚,創世紀星系傳來異常能量波動——晶靈族的母星正在經曆維度坍縮。
在晶靈族進化的同時,銀河系的維度錨點出現了異常波動。
聯邦監測站發現,原本穩定的維度裂縫開始滲出未知能量,這些能量在接觸物質世界時,會将周圍的一切轉化為星淵族的基因結構。
"這不是自然現象。
"星淵後裔科學家艾瑞爾二世警告道,"這是某種防禦機制,針對我們的播種行為。
"
更令人擔憂的是,聯盟的維度折疊引擎在穿越裂縫時,竟帶回了疑似星淵族的求救信号。
這些信号以人類DNA的雙螺旋結構編碼,内容隻有一句話:"不要相信觀察者。
"
當聯邦艦隊試圖追蹤信号源時,發現它來自大麥哲倫星雲的核心區域。
那裡存在一個直徑達十萬光年的巨型黑洞,周圍環繞着無數被撕裂的恒星殘骸。
在黑洞的事件視界邊緣,科學家檢測到了與星淵族母星相同的能量signature。
"這是星淵族最後的防線。
"克羅諾斯的意識投影突然出現在艦橋上,"他們在滅亡前啟動了維度封鎖,防止觀察者追蹤。
"
在播種計劃啟動的第五年,聯邦探測到一個直徑達10萬光年的巨型能量場正在接近銀河系。
當它最終顯形時,所有文明都被震撼了——那是一個由無數發光絲線編織而成的"維度之網",每個節點上都懸浮着一個文明的立體投影。
"我們是觀察者文明。
"一個融合了所有已知語言的聲音在宇宙中回蕩,"根據宇宙公約,現對銀河流域的所有文明進行存續審判。
"
觀察者展示了令人窒息的畫面:在過去的10億年裡,銀河系經曆了12次文明大滅絕,每次都伴随着維度種子的異常激活。
而人類文明,正是第13次滅絕周期的候選者。
"你們的存在威脅到了宇宙的平衡。
"觀察者的聲音不帶任何情感,"在過去的十萬年裡,你們發動了7次星際戰争,制造了32個生态滅絕事件,更非法激活了維度種子。
"
聯邦議會成員面面相觑,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被逐一揭露。
露娜總統站起身,她的基因改造身體在光線下泛着金屬光澤:"我們承認過去的錯誤,但文明的價值在于成長。
"
觀察者提出的考驗簡單而殘酷:在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執行,否則整個銀河系将被重置。
選項一:繼續播種計劃,加速所有原始文明進化,但必須接受每隔10萬年收割一次。
選項二:銷毀所有維度種子,回歸自然進化,但需放棄所有維度科技。
選項三:開放人類文明的基因庫,供觀察者進行文明融合實驗。
聯邦議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露娜總統在全息演講中說:"這不是選擇題,而是對我們文明價值觀的拷問。
"
激進派主張選擇選項一,認為可以通過播種計劃創造足夠多的盟友對抗觀察者。
保守派則傾向于選項二,認為回歸自然進化才是正道。
中立派提出折中方案,希望與觀察者談判,但觀察者明确表示"答案隻能有一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投票的最後時刻,晶靈族的母星突然發來影像。
他們的星球已經完全能量化,整個文明正在向能量态轉化。
"我們選擇成為播種者的一部分。
"晶靈族領袖的聲音帶着金屬共鳴,"這是我們的進化之路。
"
在危機逼近的同時,星淵後裔科學家取得了突破性發現:人類的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