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联盟新纪元

首頁
    在與星淵族那場慘烈的維度戰争結束後的第十年,宇宙守護聯盟的廢墟上,一個全新的政治實體——“宇宙聯邦”宣告誕生。

    這個由幸存者們共同締造的聯邦,懷揣着對和平與繁榮的美好願景,開啟了艱難的重建之路。

    然而,當聯邦議會大廈的穹頂在晨光中閃耀時,沒有人能料到,星淵族留下的餘燼正悄然複燃,一場更為隐秘的危機,正從宇宙的深處緩緩逼近。

     在“希望星”的廢墟上,來自58個幸存文明的代表們,圍繞着新聯邦的憲法展開了長達187天的激烈辯論。

    保守派堅持保留原聯盟的“文明主權優先”原則,而革新派則主張建立一個高度集權的聯邦政府。

     “我們已經見證了分裂的代價!”來自“機械星”的代表舉起戰争中緻殘的機械臂,“在星淵族的炮火下,我們的戰艦因為等待母星的指令,錯過了最佳的反擊時機。

    ” 最終通過的《聯邦憲法》采用了折中方案:設立由各文明代表組成的參議院,負責重大決策;同時成立直屬聯邦的“星艦聯邦軍”,統一管理軍事力量。

    但這份憲法留下了一個緻命漏洞——關于科技共享的條款模糊不清,為後續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在星淵族技術崩潰的沖擊下,聯盟90%的能源系統陷入癱瘓。

    “能源星”的工程師們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個未被摧毀的反物質反應堆核心。

    當他們試圖啟動它時,意外觸發了星淵族的自毀程序。

     “警告:檢測到非授權啟動。

    ”反應堆發出的全息影像中,星淵族的發言人再次出現,“作為懲罰,你們将永遠失去這項技術。

    ”随着話音落下,反應堆核心開始坍縮,引發的連鎖爆炸摧毀了“能源星”的整個北半球。

     這場災難促使聯邦通過了《科技自主法案》,禁止任何文明使用星淵族遺留技術。

    但在黑市上,星淵族的納米機器人和量子芯片依然暗流湧動,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

     在戰争結束後的第三年,聯邦情報部門發現了一個名為“星淵低語”的秘密組織。

    他們通過加密的量子信道傳播星淵族的教義,宣稱“星淵族是宇宙的設計者,人類需要通過自我毀滅來完成進化”。

     聯邦特工在突襲該組織的據點時,發現了令人震驚的證據:他們正在使用星淵族的基因編輯技術,制造具有超強戰鬥力的“淨化者”戰士。

    這些戰士的基因中融合了星淵族和多種聯盟生物的特性,能夠适應極端環境。

     更令人擔憂的是,“星淵低語”的高層中,赫然出現了前科技壟斷派領袖克羅諾斯·智械的身影。

    盡管官方宣布他在戰争中失蹤,但情報顯示,他的大腦被植入了星淵族的意識芯片,成為了半機械生命體。

     在“希望星”的軌道上,聯邦科學院建立了一個名為“星門計劃”的科研項目,試圖通過人工手段打開微型維度裂縫,研究星淵族的維度技術。

    然而,這個項目卻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當科學家們首次成功打開一個直徑10厘米的裂縫時,從中伸出了一隻覆蓋着甲殼的生物肢體。

    盡管研究人員迅速關閉了裂縫,但生物樣本的分析結果令人毛骨悚然:這隻肢體屬于一種未知的維度生物,其細胞結構中包含着星淵族的基因标記。

     聯邦情報局局長維克托·暗影在秘密報告中寫道:“星淵族可能隻是某個更高維度文明的先鋒。

    如果我們繼續探索維度技術,可能會引發更可怕的存在。

    ” 在聯邦議會的選舉中,“新紀元黨”異軍突起。

    該黨主張重啟與星淵族的接觸,認為“隻有吸收高等文明的技術,才能避免再次被收割”。

    他們的競選綱領得到了許多科技型文明的支持。

     “我們不是在崇拜星淵族,而是在學習他們的生存智慧。

    ”“新紀元黨”領袖艾登·星瞳在演講中展示了一個星淵族的能量水晶,“看看這個,它能在10分鐘内治愈任何創傷。

    這樣的技術,難道我們要因為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