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岡縣伊豆半島。
日本作家川瑞康成所寫的《伊豆的舞女》的伊豆就屬于這裡,在伊豆半島的東岸上有一座名為熱海市的城市,城市裡有一座山,名叫伊豆山。
這座山并不稀奇,沒有直插雲霄的高度,也沒有層巒疊嶂的險峻,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丘,但是自從幾十年前這裡建立了一座寺廟以後,就不再普通。
在其餘士兵們襲擊熱海市個政府單位時,獨狼帶着一個排的士兵來到了這裡,雖然和任務無關,但是自家總裁知道後很贊同他的決定,讓他放手去幹。
就算浪費時間少殺幾個日苯人也要把山上的這個寺廟蕩平。
獨狼帶着衆人沿着石階朝着山上走去,凡是遇到上山禮拜的遊客或者信徒,全部被士兵們用匕首劃破喉嚨或者刺穿心髒,無一幸免。
來這裡上香的,全是人面獸心之人。
寒風瑟瑟,山上的樹木沙沙作響,血腥味在山林間彌漫開來,前往寺廟朝拜之路上鋪滿屍體,林間石像上鮮血橫流,空靈之景蕩然無存。
此山上的寺廟名為興亞觀音院,由松井石根出資建造,寺廟的核心建築是一尊慈眉善目,雙手合十,仿佛是在祈禱世間再無戰火,人人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觀音像。
隻是如果觀音大士有靈,怕是恨不得親自出手誅殺建造這座寺院之人,因為松井石根用來建造觀音像的材料是十壇浸滿鮮血的泥土。
松井石根是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事件發生後他迫于輿論壓力,被召回國内,在回國途中,他攜帶了十壇浸滿南京人民鮮血的泥土。
在自家的宅院旁邊,他出資修建了興亞觀音院,意為振興亞洲,寺廟的核心觀音像就是用那十壇血土制成。
寺廟建成後,附近十裡八鄉的人都過來上香參拜,很快發現了疑點,其他寺廟的觀音像不是潔白就是微黃,唯有這座觀音像隐約透露着血色,走近還能聞到血腥味。
松井石根也沒隐瞞,并且說自己這是為了以戰止戰,他認為侵華戰争是為了整個亞洲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所以用血土來塑像,是一件有有“教育意義”的事。
此時寺廟内香火鼎盛,許多慕名過來的香客正在參拜,陣陣檀香圍繞在血色觀音像周圍,遮住了佛像的眼睛。
“快,快逃!”一聲尖銳的聲音劃破了寺廟内的祈禱聲。
一名僧人慌亂的從外面跑了進來,身上的僧衣透着點點血迹,并且血迹範圍在不斷擴大。
“有人開槍,殺人啦!”
砰!
剛說完一顆子彈就穿透了僧人的心髒,一群戴着黑頭套的武裝分子出現在了寺廟門口。
整個寺廟瞬間安靜下來,木魚聲不再響起,念經的僧人止住嘴巴,禮拜的香客不再祈禱,整個寺廟隻有寒風呼嘯,樹葉瑟瑟的聲音。
一秒鐘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整個興亞觀音院動了起來,僧人和香客四散而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