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活934.沙皇練習生
在敘述中,讓.阿諾盡量回避了人名,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整件事,這主要是因為羅剎的人名重複率實在太高的關系——幾乎每家每戶每一代都有伊凡、伊萬、費奧多爾、阿列克謝、弗拉基米爾、羅曼,就連羅剎人自己都得帶上中間名來做身份識別,因為他們的中間名會帶上父親的名字,這是斯拉夫人常見的習慣——在客觀上來說對華夏人就更拗口了,當羅曼.伊凡之子又生了一個兒子叫伊凡.羅曼之子的時候,讓.阿諾相信絕大多數聽衆都會被繞暈的。
就連早已習慣了貴族複雜名字的自己,在備課的時候都有點捋不順,更別說這些姓名簡單,完全是另一套規則的華夏人了!
“同時,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觀察到,雖然歷代天子都在竭力地宣揚自己血脈的神秘性,宣稱自己受命于天,但在知識分子階層,發自內心地深信這一點的人并不多,就算是在文盲平民階層,他們也對天子保持着一種功利性的敬畏,百姓對于這種神聖性的承認,完全出自自身的利益,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絕不會因為自己的血脈而産生畏懼情緒,反而立刻就會滋生出一種狂妄的野心來,可以很輕易地認為自己也能競争統治者,至少是擁有這樣的資格。
”
“但是,在歐羅巴,這樣的想法是相當少見的,更為普遍的是對于血緣根深蒂固的認可,貴族就是貴族,永遠都是貴族,當然,貴族會不斷的沒落,因為他們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但這樣的認識是牢不可破的:金字塔頂端人口有限,不斷會有人跌落,可從未有一個非貴族的血脈能在頂端站穩,由始至終,當國王的永遠都是這些人,權力隻在這麽一個小圈子內流動。
如果你爺爺的爺爺不是公爵,那麽,你多半是很難當上國王的。
”
在這裏,讓.阿諾無意去讨論這種權力的起源,隻是解釋着克裏姆林公國的貴族來源:“在羅剎國,幾乎所有貴族都和留裏克家有關系,就是因為留裏克家族締造了這個國度,因此,不論是誰想要得到羅剎國的完整治權,都必須和留裏克家扯上關系——關系越近,血統越純正——就像是華夏這裏的‘嫡庶’一樣,越是嫡系,就越能靠近權力,但是,如果嫡系的能力太差,或者血裔斷絕的話——”
“庶支就有了出頭的機會,”不乏敏銳的華夏學生已經指出了,讓.阿諾點了點頭,“就像是迪米特裏所說的一樣,他兩邊的血脈都能和留裏克家族取得關系,比如他的外公瓦西裏四世,就是留裏克家族中素來擁有威望的武将庶支,并且在國家危難時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短暫地抵擋了波蘭人通過僞留裏克王子幹涉羅剎內政,貶低東正教地位的腳步,把權力留在了羅剎國本國手中,雖然悲劇收場,但在民間仍然擁有相當的威望。
”
“而他的祖父羅曼諾夫更是羅剎貴族在數□□後選出的沙皇人選,也和留裏克家沾親帶故。
這一點對羅剎國來說非常重要,羅剎國大多數平民都堅信,這片土地是留裏克家族的應許之地,倘若沙皇和留裏克家族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羅剎國将會失去天主的保佑,在本就嚴苛的氣候中承受更可怕的天災。
”
“呀,這位還是留裏克家族的外孫,羅曼諾夫家的血脈呀——”
謝雙瑤的聲音拉得長長的,有點兒揶揄的味道,很顯然,女軍主對于留裏克、羅曼諾夫這兩個姓氏是有深刻印象的,這也讓坐在下首的讓.阿諾心底有些微微的不安,他暗自猜測:難道這表示羅曼諾夫家還真的掌握住了克裏姆林公國——也就是華夏這裏說的羅剎國,甚至把自己的統治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可和常理有些不符合了,現在氣候轉壞,按道理來說,北部的政權都要比以往更容易動蕩,羅曼諾夫家的沙皇現在就隻是個傀儡,讓.阿諾本來以為克裏姆林公國還會繼續更換沙皇,陷入動亂和分裂,但從女軍主的反應來看,難道他們不單掌握住了國家,而且還把克裏姆林公國發展成了橫跨亞歐的大勢力?
這可是……這可是讓人很吃驚的猜測了,那幫斯拉夫蠻子,如果在北地崛起的話,相對于法蘭西來說,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隻是因為女軍主随意的一句話,讓.阿諾心底思緒紛飛,但在表面上,他還保持着穩重而超然的态度,進一步為他其餘的學生講解着課程——別說其餘這些對整個歐洲貴族一無所知的學生們了,其實就是軍主,也未必知道現在克裏姆林公國的現狀,否則她也不會來上課了。
讓.阿諾理解軍主的知識水平,就像是他在應對外邦歷史一樣,除了一些普遍的常識之外,隻會知道過去某段時間發生的大事,這一段時間大約是一百年,要叫她說出精準到這一刻的國家內部局勢,她當然也力有未逮。
“如果他畫出的族譜不假的話,那麽,這位迪米特裏先生,他對于沙皇之位的确擁有很強的宣稱次序——也會有一些貴族傾向于擁戴同時具備兩家,甚至是三家血脈的後裔來繼承沙皇的位置。
歸根到底,這也是因為羅曼諾夫家并未擁有公國在法理上完全繼承權的關系——這就要解釋一下,我們歐洲這裏通行的繼承法了,用華夏這裏來比較的話,歐羅巴的繼承規則大概……嗯,大概可以和周代、春秋一樣,還是與如今華夏這裏改朝換代的思想不同。
”
“在他們的思想中,這是得到驗證的理論,因為留裏克王朝嫡系絕嗣之後,第一任選舉沙皇戈東諾夫家族就并未擁有留裏克血脈,而盡管這位沙皇精明強幹,能夠有效地彌合羅剎各部的矛盾,但他在任期間,羅剎國所承受的天災、饑荒次數是此前沙皇的數倍之多,饑荒的嚴重甚至讓克裏姆林城堡糧庫空空,直到他死後,他的兒子被殘忍殺害,戈東諾夫家族的統治結束後數年,氣候這才有所好轉,而當時的沙皇正是從波蘭歸國的僞留裏克王子——百姓們認為這多少也算是沾了留裏克家族的邊了,甚至很多貴族都覺得這位王子就是真王子,人們隻是因為不滿意他被波蘭操縱,要降低東正教的地位,所以才不承認他的真實性。
”
“留裏克大亂鬥。
”女軍主又一次簡單地總結了這幾十年來羅剎國複雜的争權鬥争,讓.阿諾認為這樣的形容也不算有錯,總之,不管是通過什麽渠道,在嫡系絕嗣之後,其餘統治者都在想方設法地和留裏克家族拉關系,這其中關系最近的就是瓦西裏四世,羅剎國土生土長的留裏克庶支,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至于其餘的僞留裏克王子,就好像敏朝的‘建庶人’一樣,就屬于一張皮,誰都可以披在身上,但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這不可能是真的,留裏克家族嫡系的最後兩個孩子都很弱小,一個猶如白癡,另一個也就是死在國外的二王子患有癫痫,客觀來說誰都無法治國,也不可能帶兵回國争取自己的繼承權。
“如今,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二十多年,還是個新王朝,他們能否站穩腳跟,內外也十分疑慮。
第一任沙皇,也就是迪米特裏的伯父,性格柔弱,聽從權臣和母後、皇後的擺布,他所生的孩子隻有皇太子還算是健康,其餘兩個兒子費奧多爾、伊凡,的确體弱多病,羅剎國還有說法,認為皇太子的身體也不算很好,沒有讓少女成為女人的能力……”
“我有一個在君士坦丁堡任職的朋友,他給我寫信時,提到過羅剎民間的傳言,民間認為,沙皇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上,而不至于發生天災,原因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的祖姑姑——沙皇的父親大牧首是留裏克王後的侄子,這也讓他分享了留裏克家族的神眷,但是,這種神眷會随着代際的傳遞而變得稀薄,同時羅曼諾夫家族也要承受留裏克的詛咒,沙皇的兒女夭折率比民間還要更高,活過十歲的子女都不多……”
“如果說這是羅曼諾夫家族的種子不好,但大牧首的其餘兒女子嗣都十分繁茂。
或許,如果在大牧首的後代中找到同時也擁有留裏克血脈的孩子,讓他來做沙皇的養子的話,會有助于收服民心,平息各地的農民造反,也讓大貴族們更加心服口服……我隻能說,以我對于貴族宮廷的了解,如果有這樣的聲音出現,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
讓.阿諾現在當然已經是個非常出衆的漢學家了,這個法蘭西傳教士,雖然是基于諸多原因來到買地的,但和他的大多數同伴一樣,來了以後,多多少少也就有些樂不思蜀了,并且還很熱衷于從祖國乃至親近的國家,發動關系網往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