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00 郎才女貌一段佳話

首頁
    買活900郎才女貌一段佳話 全二姑娘可巴不得蜀王晚些來尋她,最好是深更半夜,方便她用傳音法螺。

    她不緊張別的,就緊張兩件事第一個是這洞房花燭夜不知是如何行事,是就她和蜀王兩人呢,還是蜀王習慣于叫些侍女陪着看着,必要的時候幫着推一把;第二個就是該如何對蜀王下手,她身上并不隻是有小法螺,還有一點裝成香粉的藥粉,這是劉道婆給她防身用的,倘若蜀王要和她洞房,這藥粉應用得當,也可以保護全二姑娘的清白。

    但倘若蜀王十分小心,飲食不讓他人沾手,那這東西也就沒什麽機會用了。

     話又說回來,為了家人的安危,自身的前途,再說大一點,為了盡快結束錦官城如今的亂象,打心底她對這事兒倒也無所謂,遠不像全百戶那樣排斥,全二姑娘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而讓劉道婆親自和父親分說,才讓他同意了自己的計劃,至于說那事兒,不就是那麽回事嗎,她自小從市井傳言中,也早就明白那是做什麽的,不覺得有多了不起,這是情報局交辦的第一個重要任務,于公于私她是一定要辦到的,付出多少代價,也是在所不惜。

     一旦豁得出去,世上就沒有難事兒了,想到這裏,全二姑娘的心情微微寬松了一點,但又因為從未經過培訓,隻有劉道婆臨時給她上了幾課,也還是不能完全自信,隻是不斷在心中對自己重複道,“不怕,就沒人把你當回事兒,誰能疑到你頭上” 有了王管事這句話,再加上全百戶如今的身份的确與衆不同,正中蜀王下懷,果然,第三日下午,一頂紅花轎就擡進了蜀王府,沿路還頗惹來一些人的追看,先還都道是哪戶人家非得在這時候辦喜事,後來被人一分說其中的緣故,倒都感慨全姑娘大義,為了震懾邪祟,花季少女入府做了老王爺的夫人也有人說這也不虧,自此之後,全家就算是改換了門第,也算是皇親國戚了,自古以來,娶親結姻都講個門當戶對,要不是全姑娘的福運,他們家哪來的福分呢 市井小民仰望高門結姻,自是隻能議論這些,還真當每一個被接近府中的美人,都算是蜀王的夫人,和王妃也不過隻有名分上的差距,殊不知,在真正的高門貴婦眼中,這壓根就不能算做親事,不過是王爺一時高興罷了。

    既然現如今城裏情況危急,這女子又恰好有些福分,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然要客氣相待。

     至于她那一門親眷,既然鑽營到了王管事門下,隻求入府得庇,也就和養了一窩玩物兒似的,囑咐了一句以禮相待,不要克扣了吃穿,便又進佛堂去念經了蜀王府的女眷幾乎不知道外頭事态有多緊急,對于錦官城的安全,更是打從心底篤信,也就是之前夜半巨響,引起了一些憂慮,于是現在王妃、世子妃帶頭,并其餘妯娌美姬,都跟着蜀王一起念經,女眷們争風吃醋的方向就從珠寶華服轉為了珍奇的佛像,名家繪畫的觀音像雲雲,都是設法要開庫搜尋,或者去外頭購買,至于外頭城裏百姓都吃不上飯的事情,就算知道了,也沒有絲毫的關心,她們本來過的也就是和外頭截然不同,兩不相幹的生活。

     全二姑娘這裏,連個陪嫁丫鬟都沒帶進來,說是家中原沒有專服侍她的丫頭雖說按朝廷的規定,宗室擇妻多從小戶出身,大家的家境也未必比她要強多少,但是在王府中富貴享受了這些年,早把從前的事忘得一幹二淨了,衆人聽說了全家的窮酸,先就輕視了一籌,再一聽去他家下聘鋪房的婆子,把全二姑娘的長相一形容,更是不以為意。

     要說刁難那是全然沒有,但也沒有重視,把人往院子裏一迎,四個丫鬟、兩個婆子前來一拜見,便算是完事了,那引導嬷嬷便把規矩教給全二姑娘道,“明日一早,要去王妃面前請安,平時在自己院子裏安穩度日即可,有什麽不妥的,夫人盡管和我說。

    至于大王,平日多在自家院中起居,想念姑娘時自會派人傳喚,不過這幾日大王行蹤不定,也不知今夜在何處安身,或者會來院子裏,或者會讓人來請姑娘去,姑娘盡管歇息,但還別換了喜服,稍等片刻為好。

    ” 這新娘子面容清秀,神色娴靜,隻是眼皮發紅,一看就知道剛剛哭過,也不知道是舍不得離家,還是感傷命運,叫那嬷嬷看了,不免也憐惜她起來,心中也是有些嘆息,隻是這貼心話兒卻不好說,少不得慢慢勸解了幾句,把蜀王府說得和洞天福地似的,讓她對以後的日子多些祈盼,也免得面帶愁容,一會兒拂了大王的性子,一整個院子的下人也跟着吃挂落。

     “王妃的性子是最慈和的,大王也是個省事人,隻要服侍妥帖了,賞賜皆有的,雖別有些孤拐性子,但龍生九子還各有殘缺呢,大王對我們自己人倒不吝啬” 這院子是倉促鋪的新房,連夜拿粉塗的牆,開庫房找了幾套看得過去的桌椅,胡亂堆砌而成罷了,全二姑娘也沒有什麽陪嫁要裝箱,雖是喜事,卻也是門庭冷落,唯有主仆幾人坐在錦緞紮的紅花下頭,說些府裏的事兒解悶。

    說到太平時節,府中每逢節氣都有歡宴,什麽七夕鬥巧,王妃随手拔了一把金梳子就賞給那巧果子蒸得最好的小侍女,王爺又如何一個高興,冬日裏便裁了錦緞來,把樹上都妝點得萬紫千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