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0章 四藩王:小小士绅不足为惧!

首頁
    朱棣在四人身上掃視了一眼,最終視線停留在了周王那一副滿是忠誠的雙眸上。

     他點了點頭。

     自己雖然會親自前往蘇、松、嘉、湖四地威懾一遍,但隻是暫時的,事後還是需要人去實施。

     政策雖好,可實施起來的難度極大。

     尤其是此四地還是士紳階級的大本營,一不小心,前去推行政策的官員就會遭到架空。

     所以在人選方面,朱棣非常的謹慎。

     最終想到了這四位弟弟:齊王、代王、岷王、周王。

     這四王你可以說他們壞,但絕不能說他們菜! 四王在行軍打仗方面,軍事經驗較為豐富;曾多次出征塞外,具備很高的軍事才能,能夠指揮軍隊應對邊疆的軍事威脅。

     其中周王雖然打仗最弱,可是人家的文化學術造詣極高,編寫《救荒本草》就是連宮中太醫都連連誇贊。

     同時四人在經濟朝政管理方面,也具有很高的能力。

     再加上這一次對付的可以說是整個天下的讀書人,一般官員還真不一定鎮的住。

     但洪武帝的直系好大兒,可不會懼怕什麼士紳與文官。

     畢竟洪武年間殺的士紳與文官還少嗎? 再說了, 自己礙于皇帝的名聲才對谏官客客氣氣,可這四位藩王氣急了,那可真會直接動手。

     按照陳羽所說要想對抗日後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必須培養宗室勢力進行制衡。

     如今正好可以借着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做一個實驗! 于是朱棣将即将在蘇、松、嘉、湖實施的三闆斧說了出來。

     話落, 四王頓時臉色變化莫測。

     他們此時已經徹底明白了朱棣大晚上召見他們的意圖所在,這是讓他們與全體士紳、也可以說是全天下的讀書人作對。

     無論是士紳還是讀書人,這四王那是一點也不懼。

     可若是真去做了,那麼以後可就與朱棣徹底捆綁在了一條船上。

     畢竟此舉無疑于是挖了天下讀書人的墳墓! 這可比殺了天下讀書人的種子方孝孺,還要更加招讀書人的仇恨幾百倍! 讀書人還能對自己友好? 朱棣繼續說道: “這件事情會由道衍親自坐鎮統領,至于你們則各置于一地推行攤丁入畝,事成後朕會記你們大功一件,給你們表現最好其中三王封鐵帽子王!” 由于最新的削藩政策是将這些宗室的後人一出生一撸到底,想往上升,那麼就必須獲得功績。

     但這功績的測評全憑皇帝的心情,也就說以後皇帝掌握着宗室升遷大權。

     其中對于功勳卓着的宗室,特留了一個鐵帽子王的頭銜。

     有此頭銜, 以後每一代後人的嫡長子都會繼承這個爵位,也就是親王在嫡長子這代得到了傳承。

     面對一撸到底的削藩政策,鐵帽子王已經可以說是宗室可以獲得的天花闆。

     如今有這樣一個機會, 齊王、代王、岷王、周王四王心中自然有些熾熱,這可是能夠給後人傳承下去的東西。

     誰不想自己血脈中的嫡長子,今後過的好點! 在明白了朱棣的意圖之後,四王心中的懼意也淡了一些。

     畢竟朱棣還用的到他們,而且這個差事,恐怕整個朝廷再沒有比他們更加合适的人選。

     刹那間, 齊王、代王、岷王、周王同時瞅了瞅其他幾人。

     因為他們都注意到了朱棣口中所說的鐵帽子王隻有三個! 也就是說,表現最差的那一個得不到。

     雖然知道這是朱棣的激勵之策,但他們也願如此。

     這兄弟四人幾個,抛開燕王與甯王之外,誰都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墊底的存在。

     “四哥,不就是士紳嗎?臣弟不怕,如果他們暗中阻撓,我會讓他們知道洪武帝的子嗣沒有孬種!為了四哥的千秋大計,這三闆斧臣弟哪怕豁出命去,也會推行到底!”周王率先表态道。

     其餘三王也紛紛表示俺也一樣! …………………… 翌日,大朝會。

     朝中文武大臣都有些疑惑,今日乃是大朝會。

     與普通朝會的參與官員,隻要求當天議題相關官員到場不同;大朝會則是幾乎所有在京的重要官員:三公、三孤、六部尚書、都察院都禦史、大理寺卿等中央官員都要參加。

     但是這樣規模的大朝會一般隻有正旦、冬至、國家發生重大事情的時候才會召開。

     可今日卻突然召集…… 如今不是正旦、冬至。

     那麼隻能是大明接下來有極為緊迫的事情要進行廟堂讨論! 不多時, 夏元吉首先站了出來,将自己整理的奏疏呈遞了上去。

     上面寫明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