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财政收支等事務,事務極為繁雜。
這樣的工作量讓陳羽來做……朱棣光是想一想,腦海中就頓時浮現出陳羽那一副慵懶的樣子。
跟工作狂這樣的字眼,完全對不上!
再說了,
陳羽自身的能力也不需要玩命工作,畢竟有時候提出工作任務,往往比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更為困難。
而陳羽所做的就是不斷為了增加大明國力提出任務。
比如大航海殖民、赈災良計、還有如今正在加緊推進的攤丁入畝!
抛開陳羽不談,夏原吉确實是目前整個大明最适合做戶部尚書的人選。
夏原吉認真負責,事必躬親,對于财政事務的細節都要仔細核對。
在審核地方賦稅賬目時,他都會仔細查看每一筆收支記錄,确保沒有差錯。
夏原吉的所做的一切與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朱棣都看在眼中,而且他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九個時辰左右,簡直是一個工作狂。
戶部這個職位的職責,再加上夏原吉這樣的性格,戶部尚書簡直就是為夏原吉量身打造。
夏原吉聽見朱棣的話,默默的頓了頓,也不知道心中在想着什麼,半晌才繼續開口說道:
“陛下,那攤丁入畝真不需要臣幫忙嗎?”
朱棣一怔,淡淡的說道:
“其中的稅收比例,朕不是讓你私下裡制定了嗎?”
夏原吉搖了搖頭,沉聲道:
“陛下,臣口中的幫忙就像之前大旱災、大洪澇一樣,親臨現場的去解決,而不是在後方。
”
夏原吉自幼家境貧寒,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從小就深知生活的艱辛,也更能感受民間的疾苦。
所以他為官之後,能夠做到清廉簡樸,與朝中那些本身就出身士紳階級等打地主階級不同,他從小的生活環境,導緻他所追求的東西與那些官員完全不同。
他想要讓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
所以每一次到了赈災的時候,他都會親臨現場,親力親為。
但這樣的所作所為,夏原吉認為都沒有一個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來的好。
對于這樣的三闆斧,夏原吉隻有一個評價:
救國良方!
畢竟知道了稅收制度的利弊之後,他懂得了讓利于百姓,就是在救國!
可是完成這三闆斧的前提是與整個讀書人作對,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夏原吉認為道衍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所以他也想要投入到這三闆斧的推行當中去。
…
朱棣當即就聽出了夏原吉話中的意思與其心中的想法,眯起眼睛有些生氣。
因為夏原吉所展現出來的是忠于天下百姓,并不是忠于朱家王朝!
朱棣眯起眼睛,感覺到有些不舒服。
片刻之後,他長舒出一口氣,慢悠悠的說道:
“夏原吉,你的意思朕明白,可最近是不是陳羽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太過于耀眼,以至于你忘記了道衍的他本身也是一個妖孽般的存在!”
“當初道衍能助朕八百死士起兵,難道如今朕掌握着天下手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