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2章 军工复合体思想雏形

首頁
    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 夏原吉詫異的看着陳羽,耐心等着陳羽的下文。

     隻見陳羽緩緩開口道: “既然軍火成為了一件商品,那麼隻要是商品進入市場都将遵循供需關系,而這供需關系則代表了大明可以獲利的程度,如果運用得好那大明單靠每一年的軍火貿易,就可以賺取國庫一年甚至更多的賦稅。

    ” “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會誕生一個能夠六合一統的始皇帝,所以放眼全球,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常年不斷征伐的小國,就拿大明的南邊國家舉例,小國的數量足足有十幾個。

    ” “那麼對于這些林林總總的小國,由于沒有經受過書同文的洗禮,所以宗教和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文化差異不同自然也就導緻了社會制度不同,在此基礎上的領土争端就會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如今随着他們造船業的發達,也将導緻海上貿易中路線和資源競争非常激烈,直到最後為了競争也将爆發沖突。

    ” 陳羽說到這裡頓了頓,伸出了兩根手指頭, “而這供需關系有兩種:可以自然産生;也可以人為幹預!” “自然産生就是之前說的那第一種,戶部聯合兵部、工部将每一年積壓淘汰的廢舊軍火販賣到這些小國,當然海上絲綢之路如果擴展,那麼當然也可以賣到全世界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 “這些國家存在着外部矛盾,為了提升自身國防實力,多多少少都會購買一些,這種辦法雖可以賺取錢财,但終究太少。

    ” 此話一出, 夏原吉咂了咂嘴,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這錢還少? 這個辦法實施後,自己終于可以不再為軍費開支發愁了,畢竟這一塊的消耗實在太大。

     如今已經想出了他國分攤的好計策,按照陳羽的說法,等到鄭和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後,大明的軍火财政又會有許多國家來送錢。

     這些夏原吉已經很滿足了。

     總比他東摳下來一點,西擠出來一點,最終拼湊到軍費開支,要好太多了。

     可這陳羽還不滿足,竟還嫌少? 但如果能有更賺錢的辦法,那自己以後豈不是再也不用因錢的事情,為軍費發愁了? 于是陳羽在夏原吉一臉期待的目光中,開口道: “第二種人為幹預從而制造地區沖突,那簡直就是想要賺多少就有多少,甚至可以間接的榨幹一個國家的财富!” “而要想實現第二種的前提就是贈送軍火,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想要打破一個地區的平衡很簡單,那就向該地區其中一個國家單方面輸送軍火,如此做後,這個地方自然就會爆發戰争。

    ” “要知道軍火可是消耗品,戰争來臨的時候,無疑就是軍火需求暴增的時候,而在此期間大明同樣掌控了該地區的停火能力。

    畢竟最終決定勝負的很大一定程度,還是在大明販賣的軍火輸出上,也就是看大明這個錢想要賺多久,賺多少!” 軍火貿易運用的好,那就是獨霸全球的的暴力機構。

     通過軍火制造地區沖突,最後再用軍火收割其他國家的資産。

     雖套路猥瑣,但屢試不爽! 畢竟戰亂中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軍火商’。

     二十一世紀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武器販賣和轉讓,被視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簡單理解, 那就是軍火銷售不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更能直接影響地區的安全局勢。

     說白了就是想讓哪亂,哪兒就會出現軍火商的軍火。

     但是産生這一條件的前提是軍火商擁有碾壓級别的實力,這樣才可以完成這樣的交易。

     而永樂時期的大明,放眼整個世界綜合國力斷層第一。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

     … 夏原吉聽着陳羽的這一番話,表情也是嚴肅起來。

     他現在已經不認為這是一場關于廢舊武器處理的問題了,而是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外交手段,這種事情如果運用好的話,那麼以後大明就掌握了發動戰争的權力! 這種事情本來應該掌握在交戰國雙方,可如今卻因軍火貿易,被掌握在來大明手中。

     這聽起來着實有些荒謬。

     可按照陳羽的說法,還真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