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機械廠的趙廠長,帶着廠裡兩個維修工程師和一名翻譯趕過來,元春也剛好翻譯好了。
兩個維修工程師看了一遍元春翻譯出來的說明書,興奮的臉通紅,“太好了,有了這份說明書,咱們總能擺弄明白那機器。
”
翻譯看了元春翻譯出來的說明書,眼睛铮亮,一邊看,還一遍嘀咕,“原來,這兒是這個詞,怪不得我會覺得語順不通,原來是我翻譯錯了。
”
這個年代,懂得外語的人不多,特别是一些冷門的小語種,懂得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說不定整個縣城都沒有一個人。
機械廠那麼大,廠裡是養了兩個翻譯員,但翻譯的外語功底不深,且說明書中又有好多的專業詞彙,他們都會翻譯錯了。
翻譯出來的說明書,語順不通,經常看的老師傅和修為工程師看一個頭兩個大。
說明書被趙廠長幾人帶走了,給元春留下了一個大紅包。
元春也如願得到了圖書館發的翻譯證,從圖書館拿了兩本厚厚的外文書回去。
這會兒,已經快六點,筒子樓走廊裡很多人都在做飯,元春是一路聞着各種味道味兒才走到家門口。
她家住在筒子樓最裡側,一室一廳的房子,屋裡沒有廚房,大家都是在走廊上搭了一個簡易廚房做飯,說是廚房,其實裡面隻有三個平方米大,隻放的下一隻煤爐子,和一些煤球,一個簡易的小櫥櫃,和一個小水缸。
人站在裡面做飯,都會顯得擁擠。
上一世,原主挺着八九個月的大肚子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做飯,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