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周母來了後,周大寶每個月的工資全都交給周母,還逼着原主把工資全上交,原主來了例假,手上連買個衛生紙的錢都沒有,還要伸手跟婆婆要。
“買什麼衛生紙,那是浪費錢,這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用點破布縫點草木灰進去墊墊就行,還能洗了重複用。
”
久而久之,原主成了家裡的老黃牛。
活要幹,班要上,錢要賺,自己賺的錢卻花不到一分到自己的身上,結婚幾年沒買過新衣服,衣服反反複複就穿那幾件,鞋子穿破洞了,用布補一補再穿。
反觀周大寶和周小妹,每個季度都要買一身新衣裳新鞋子,周小妹還要買雪花膏,買絲巾,買頭繩。
花的都是原主和周大寶的工資。
隻要原主開口想要買件新衣服穿,周母就會罵罵咧咧道:“誰的衣服不是穿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你結婚的時候我們周家給了你兩身新衣裳,夠你穿十幾年的。
”
原主反駁,周母就會裝出一副呼吸困難,被氣到快要死的樣子,吓得原主再也不敢說買衣服的事。
原主在婆家這麼沒底氣,性格是一方面,還有是因為她這一胎生的是個女兒,且之後十幾年沒有再懷孕,周母天天罵她占着窩不下蛋,是一隻不會下蛋的老母雞,把她兒子給坑了。
罵原主要絕了她周家的香火。
原主自覺對不起周家,對不起丈夫,所以她哪怕上班再苦再累,回到家,她也會盡心盡力把一家子人伺候的舒舒服服。
而且這一伺候,就是十八年。
九九年,女兒周玲玲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