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藏宝

首頁
    第125章藏寶 大家在屋裡忙活,明月一直嗚嗚哇哇地說着,根本沒聽到明玉的呼喊聲。

     看到黃山抱着明玉過來,又看到她臉上的指頭印,黃母心疼得眼淚直掉。

     “外婆,我打赢了,還搶回了東西,你們誇誇我呀!” 明玉眼睛亮晶晶的,期待着大家的誇獎。

     一家人又圍着明玉噓寒問暖,她拼命搶回來的簪子就被人随手放到了一邊上。

     明月好奇地看着旁邊的簪子,伸手去拿,一不小心就掉在了地上。

     明玉正在重演剛才的場景,一腳踏了上去,把她摔得一咕噜坐到了地上。

     地上簪子發出細微的聲音,簪身破了條裂縫。

     林宏明連忙把摔倒的明玉抱起來,又撿起簪子。

     他忽然發覺簪身不對勁,舉過頭頂,對着陽光一照,發現裡面好像有東西。

     “簪子裡有東西。

    ” 林宏明這話把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黃麗一臉嚴肅地看着他,出門去叫黃父過來。

     黃父剛把黃有才送走,正好奇屋裡為什麼沒人時,就看到黃麗來喊他。

     黃父到了屋裡,第一眼就看到了明玉臉上的傷,心裡頓時就憤怒了,難怪黃天賜支支吾吾的,原來是打明玉了呀! 他心裡後悔得不行,早知道剛才就好生問問他,也好為明玉出口惡氣。

     林母把簪子拿到黃父眼前晃動,“老頭子,你看,簪子裡有東西。

    ” 黃父把目光從明玉身上移到了黃母手裡,他仔細端詳着簪子,懷念地說道:“這是我媽的簪子,她臨終前一直要我找到它,守住它,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找到,還以為它丢了。

    ” 黃父接過簪子,研究了半天,最後小心翼翼地從簪頭把它分為兩部分,取出裡面的東西。

     那是一張寫簪花小楷的紙條,是黃奶奶的字迹: 西山藏寶于林間,泡桐古樹根深埋, 三尺三寸地為界,深谷秘徑待尋蹤。

     清風徐來枝葉動,巨石靜卧歲月長。

     若問珍寶何處覓,唯有智者識其詳。

     這紙條上的内容什麼意思? 西山?泡桐樹?巨石? 黃父和黃母對視一眼,想到了豐收村老家自留林——西山樹林,裡面确實有一棵一百多年的泡桐樹,樹下也确實有一塊大石頭。

     黃父看到珍寶兩個字心裡忽然一動,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色來。

     “我知道媽為什麼一再叮囑我要收好簪子了。

    ” 林母心裡也是怦怦直跳,她的心激動得像要跳出胸膛,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黃山他們幾個互相看一眼,臉上都是滿滿的求知欲。

     黃父見孩子們都一臉好奇地看着他,慢條斯理地把紙條收好,又把簪子恢複原樣,招呼孩子們坐下,将簪子的來曆娓娓道來。

     黃有福的外祖家姓文,祖上原本是省城裡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不過到老太爺那一輩時已經家道中落。

     後來因為各地軍閥割據一方,相互攻伐,戰亂頻發,老太爺當機立斷舍棄家财,帶着一家四口搬來到雙福鎮生活。

     後來戰争範圍越來越廣,他又帶着家人搬來了豐收村,那年黃有福的母親文氏才十歲。

     也正是因為這樣,後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他家還因為窮劃成了貧農。

     不過老太爺受了那麼多年的精英教育,做事從來都是未雨綢缪、有備無患,他雖然号稱散盡家财,其實手裡還留了不少好東西。

     文老太爺十分疼愛女兒,文氏出嫁時他就偷偷給了不少好東西給她。

     而黃有福的父親是正兒八經的貧農,雖然讀了幾年書,但着實沒什麼見識,對于嶽父給的那些瓶瓶罐罐他看不上眼,不知其價值。

     再後來,村裡土匪橫行,暴亂不斷,文氏深知懷璧其罪的道理,把手裡的好東西全都藏了起來,誰也沒說,包括愛喝個小酒又特别耿直的黃祖父。

     有道是财帛動人心,又有道是人心隔肚皮。

     若是被人知道他們手裡有好東西,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身首異處了。

     黃祖父其實對文氏的做法不太滿意,認為她連他都不說,是在防備着他。

     不過,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華夏局面動蕩不安,匪患猖獗,城裡許多富戶被賊子燒殺擄掠,連豐收村這樣的偏僻的村子也沒能逃脫,黃祖父也就歇了找出這批東西的心思。

     黃有福十歲那年,文氏身體就差了起來,吃了無數藥也不見好,不到三個月竟然走到油盡燈枯的地步。

     她自知大限将至,又知道丈夫肯定會再娶,于是在最後那幾天反複叮囑他一定要守住她的那根簪子,等他爸這一輩人死光了才能拿出來。

     母親去世後,年幼的黃有福大病一場,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醒來後忘記了很多事。

     不過母親臨終前的遺言他一直記得,也一直在找這根簪子。

     他長到十五歲時,國家安定了下來,家裡生活慢慢好起來後,父親就把後娘陳氏娶了回來,媒人竟然是他的親外公文老太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年少的黃有福不明白,為什麼他的外公會給女婿做媒,直到中年時期的他才偶然得知後娘陳氏居然是外公的親生女兒。

     原來當年老太爺搬到豐收村時得到陳氏母親的照拂,珠胎暗結有了陳氏,不過那時候已經不興娶妾了,老太太便另嫁他人。

     文氏過世後,陳氏一婚因為沒生孩子被趕回娘家,他外公才做主,把陳氏嫁給黃祖父。

     黃祖父還在的那些年,陳氏對黃父還是很不錯的,相處也挺愉快。

     黃祖父雖然不知道已逝妻子手裡的東西到底價值幾何,也不知道具體藏寶地點,但是他隐隐約約知道是跟山有關,隻是并不确定哪一處。

     他怕黃父不管陳氏和黃有才,臨終前請了村長和族裡長輩來做見證,要求他照顧好陳氏和黃有才,給陳氏養老送終後才能分到家裡的柴山林。

     陳氏也不是一直都這麼刻薄,年輕時的她也還是善良大方的。

     她的态度真正發生變化是黃祖父死後,有人嚼舌根子說黃父命硬克親,任何跟他親近的人都會被克死。

     陳氏是個大字不識的愚昧婦人,聽人這麼一說也就相信了,再加上帶着兒子守寡,性子也就越發古怪起來。

     黃父對陳氏孝順也是幾方博弈後的結果。

     第一,因為陳氏畢竟精心照顧過他幾年,沒有她,可能在那些動蕩年代裡他就沒了。

     第二,因為她是父親的遺孀,也是他的親小姨。

     第三,更是為了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的找到母親留下來的寶貝。

     如今,他的父輩已然全部去世,國家安定,世道太平,黃父想該讓母親的遺物重見天日了。

     幾個孩子聽完黃父的話後面面相觑,臉上帶着一言難盡的表情。

     這比故事會裡的劇情還要曲折離奇的故事是真的?還真實的發生在他們身上,這怎麼讓人不敢相信呢! 黃父雙手握拳,臉上帶着堅毅,“今天,咱們就回豐收村,勢必要拿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