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單純贈禮幾次尚可,次數多了則顯得不妥;因此頻繁以學業求教,則可以自然保持往來關系,并給予适當幫助。
顧教授點頭同意:“你有難題盡管帶來,可是這物品我們還是無法收。
”
易志軍進一步解釋:“如果您執意不要,我也不方便頻頻打擾。
從前上學還要付束修(指古代請師授課或學生入學所送的學費),更何況如今是家教呢,報酬應更多一些才合理。
”
顧教授略顯感慨:“真沒想到你還懂古俗,不過這類決定還是需同其他家人商量一下。
”
随後幾天裡,某日下班後的傍晚時分,易志軍再次造訪顧府,說明自己近期一直想補習中學課程。
恰好遇見從外歸來的陳教授夫婦。
陳教授見狀問道:"易志軍你又來了?"
一番交談下來,兩位老人雖仍覺禮物難以全收,卻逐漸認可了少年的誠意及其補習計劃的價值,最終默許易志軍以這種方式表達謝意和支持。
随着日子推移,家庭間的默契漸增,也見證了年輕學子對尊長敬重之心與日俱增。
尤其當四合院内的喜訊傳出——何小慧的婚期确定在十月一号,更讓這份溫情倍添幾分暖色調……
何小慧是家中長女,多年來将**弟兄視為親兄弟般關懷體貼。
此時她輕快告訴易志軍這一重要決定。
當晚,易志軍回屋洗完澡不久便見到何姐姐進來,兩人聊起陪嫁及婚禮等事務。
“姐,你那邊還缺什麼?”易志軍詢問到具體的安排上是否還有缺口待補,但看到姐姐已備得妥帖之後安心了許多。
接着,兩人愉快度過了一個夜晚,回憶舊時光、暢談未來看法以及互相鼓勵支持的心意。
次日上午,經過家族成員間的簡短讨論,最終确立了簡單而不失體面的方式來籌備這場重要的婚禮,包括提供豐富的實物饋贈如三十六套家具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作為嫁妝。
這無疑使即将新婚的一家人滿心喜悅。
當夜,在何姐姐的建議下,倆人在同一房間過夜交流更加親近起來。
他們分享許多關于未來的期望,并承諾無論将來面臨多少風雨變化都會彼此扶持走過每段路程。
這些珍貴的時刻成為了日後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同時也預示着新的旅程正在悄然展開。
這時的學子們雖然依舊每天到校,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真正在教室裡學習的日子少之又少。
家中的四位兄弟中,隻有林靜還聽從老父親的要求,每天都堅持在家完成課後輔導。
林靜勸道:“哥哥,注冊學籍對你未來有好處。
三年後拿到初中畢業證,對你以後也有保障啊。
”
李志遠卻不以為然:“我小學**也能找工作,有沒有初中**都無所謂。
”
由于與一位老師保持特殊的學習輔導關系,李志遠不想暴露,以免對那位老師造成困擾,因此對上不上初中并沒有太在意,認為即使去了也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的知識。
林靜生氣道:“你不聽勸嗎?有個畢業證以後在外面更有底氣,二大爺就是因為隻是小學畢業才沒當上官。
”說罷轉過身來,顯得很不滿。
李志遠撓了撓頭說:“已經晚了一個月了,我不再去上學了吧。
”
林靜回轉身子,語氣冷淡地說:“你現在去注冊學籍,沒有人會管你到不到位校。
學期末你隻要考一試就行,就算是交白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李志遠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