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圈子

首頁
    這天晚上,餘切仍然在看他那些拿得上的資料。

     阿萊和隔壁宿舍的打撲克消遣,他說長夜漫漫,唯有撲克作伴。

     阿萊第一次問時,正好是快十點:“還在看嗎?” 餘切回:“你先去睡吧。

    ” 隔了一小時多,他洗漱完畢,準備休息了,又問,“餘切,你還在看啊。

    ” 餘切說:“看完我手頭這幾頁,就熄燈了。

    ” 阿萊還不知道餘切即将有《紅岩》雜志的出版文,以為他是偶然過來刷經驗的文學愛好者。

     他覺得餘切這麼年輕,卻用早了力氣,怕是過猶不及也,就提醒道: “我聽說欲速則不達,寫文章,需要的是天賦,你這麼努力,也隻能是勤能補拙!但文學偏不講勤能補拙……這次研讨會結束後,你好好看好好學,早晚會有一篇出版文,隻是不要現在急!” 餘切答:“《紅岩》十月刊要刊登一個小說,叫《天若有情》,就是我前不久寫的。

    ” 什麼? 我還沒上過省級刊物呢! Man!WhatcanIsay! 阿萊愣了:“那你要休息好久吧!研讨會結束後,你又有什麼打算?” “去燕大報道。

    ”餘切頭也不擡。

     阿萊瞪大眼睛。

    “是我想的那個燕大嗎?” “中國還有幾個燕大?” 中專畢業的阿萊立刻把茶幾上的撲克扔了,“我現在發個誓,這期間,我再也不打撲克了!我向你看齊。

    ” ———— 餘切的這種狀态很好,很投入,伴随着對所閱讀資料的共情,他真正思考,如何在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的印迹,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其他人做一些事。

     能不能創作出比肩偉大的作品,并且在後世也能流傳的文字。

     比如“一個傳遍了整個排的蘋果”,或是“後勤部長在哪裡?他就是後勤部長”,還有“向我開炮”的呐喊…… 個人的肌體力量之于時代洪流是渺小的,但他的文字,卻可以把蝴蝶效應發揮到最大。

     那麼,在自己的這篇作品中,應該有對戰争的公平反思嗎?作者在更高維的角度去審視戰争對人類造成的加害。

     這種思考角度,向來容易博得評委喜歡,不分中外。

     例如《西線無戰事》裡面的美麗蝴蝶,或者《我們的父輩》裡面,一代人從憧憬戰争到迷茫無措再到陷入絕望深淵? 不,不行。

     因為背景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是正義之戰,是保家衛國而非侵略殖民,不需要畫蛇添足,強加附會。

     那麼,到底有什麼文字,能如此的振聾發聩? 阿萊和餘切一起搜羅素材,他還找了些錄像帶和前線報道,幫了餘切很大的忙。

     一些資料引起了餘切的注意。

     有十幾個彜族士兵面對鏡頭笑道,“我們彜族人不怕死,我們很勇敢。

    ” 随後,這批青年在之後戰鬥中全數犧牲。

     但這不是餘切最震撼的。

     諒山炮戰,萬炮齊鳴,萬軍齊進,戰士們忍着聽力喪失和幻聽,不知疲倦。

     這也不是餘切最震撼的。

     敵人摸進我方戰地醫院,對護士和傷兵的殘忍屠虐,而我方發誓要百倍讓其償還,并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