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就告訴他,我過得很好
李新看着李籽挨個檢查這些蛋,美滋滋的把它們放在小太陽附近,還貼心蓋上被子。
他回憶片刻,覺得自己小的時候好像有些慘。
沒有人在乎他冷不冷,也沒人給他蓋被子,他那麽顆蛋就在山洞裏,隻有土作伴。
原來這才是蛋應該有的待遇啊?
他這想法沒跟李籽說,不然李籽非要好好跟他盤算盤算,他真是隻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
除了這小部分的蛋被精心照顧孵化出來,更多的是被啪叽打破吃掉。
這些蛋隻能在笨鳥驿站孵化,外面太冷,不好運輸出去,等到孵化之後,外界溫度不是太低,再把它們轉移出去。
孵化這些蛋也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對于新手來說,每一步都是手忙腳亂的。
她和李新兩個,每天睡醒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這些蛋的狀态。
李新會報告這些蛋還活着沒,沒活着的蛋要盡快吃掉,否則以孵化箱裏的溫度很快就會變成臭蛋。
好在随着時間的推移,兩人越來越熟練,中途死掉的蛋也越來越少。
用手電筒照射,蛋殼裏的陰影越來越大,這是胚胎在發育。
而蛋孵化的時候,外面正在瘋狂基建,每天都能聽到轟隆隆拆房子的聲音。
好在東大的建築都不是太高,最高的也就七層,拆起來難度不大,波及範圍也不大。
如果是高層樓房,可能就需要爆破,周圍很大一片地方都需要清空,防止爆破以及後續的沙石飛濺傷人。
建房子那就更簡單,簡單的培訓過後,全員工地人,要的就是個高效,但是也做不到全員都住上來。
冬季的時候零下二三十度,沒有火爐供暖,人可能都抗不過去,他們管理區也沒有那麽多的火爐。
等到李籽他們把蛋全都孵化之後,東大管理區的農場也早就收拾整齊,等着發芽。
之前的一個農場擴張到現在的四個農場,并且還在不斷擴張。
四個農場,三個種小麥,一個種白菜,種白菜農場可以連續種兩波,足夠他們吃的。
剛孵化的小雞小鴨們還在孵化箱裏,需要手動喂食,直到它們眼睛睜開長出黃色的絨毛才能自主進食。
孵化之後的這段時間才是最重要的,盡管李籽他們已經嚴格按照飼養手冊來飼養它們,每天死去的幼崽還是一批接一批。
原因很簡單,為了能夠讓它們适應環境,笨鳥驿站沒有核輻射,李籽他們也要堅持用東大管理區的淨化水來喂養。
這些淨化水還會含有少量的核輻射,他們試圖通過這種逐步适應的方式來讓這些小雞小鴨未來能夠适應環境。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死亡不代表着就一無是處。
這些因為喝了帶輻射的淨化水而死的雞仔,會被回收利用,煮成雞湯,為大家輪流補充營養。
雞仔死了大家很傷心,喝到雞湯又很開心。
他們這裏不是山區,平時也沒什麽機會打獵,這雞湯對很多人來說,是這些年來為數不多的肉菜。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饪方式,隻是簡單的放鹽,熬煮出來的雞湯就讓很多人喝到落淚。
第一批三百個蛋,最後成功進入換毛期的也不過十幾個,淘汰率很高。
這十幾個看起來或許能長大的雞鴨就是他們的第一批實驗對象,接下來他們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收集這些雞鴨的受精蛋。
當然,新的蛋也要孵化,這樣可以減少近親繁殖帶來的基因退化。
天氣轉暖,十幾隻雞鴨被放到外面養,他們有自己專屬的場地,這段時間把笨鳥驿站裏拉的實在不像樣。
李籽他們每天都會收拾糞便,打掃衛生,那也沒用,無處不在的雞鴨屎味,讓李籽懷疑再過段時間笨鳥驿站就會被腌入味。
放到外面的雞鴨每天都會吸引一堆孩子強勢圍觀。
李籽很放心,這裏面沒有熊孩子,在地下居住這麽多年,就算是熊孩子也被改造好了。
這麽多人住在一起,熊孩子和熊家長是真的會被周圍人教育的。
這群孩子隻是緊緊的站在籬笆外面,盡可能的屏住呼吸,不發出動靜,這樣雞鴨才有可能走到他們跟前,而不是被吓得躲在遠處。
就算是普普通通的雞鴨,也能讓他們不厭其煩的圍觀。
尤其是沒有見過雞鴨的孩子,眼睛裏滿滿的驚嘆。
“它們看起來真好吃啊……”雞鴨現在吃的是以前東大研究所吃的菜團子,也沒別的東西給他們吃。
偶爾這群小孩也會找到東西喂它們,這算是加餐。
地是土地沒錯,卻注定了不管它們怎麽刨也刨不到小蟲子。
經歷過換毛期後,雞鴨越長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壯,看起來是沒問題的。
這些都是本土的品種,相比外來品種,本土品種基因更好更穩定,更适應本土環境。
反正他們也不是專門靠吃肉過活的,沒必要用白羽雞之類的肉雞,挑選出來更好的蛋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
東大管理區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