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距離德國投降已經過去了一個禮拜,盟軍那邊正在侵吞勝利果實,大部分重心都集中在了歐洲大地上,暫時無暇顧及亞洲戰場,這也給了日本人一些喘息的機會。
不甘失敗的日本人仍在極力調調兵遣将,在太平洋海島戰場中,日軍會将碉堡的出口封死,以此來保證不會出現逃兵,直至戰鬥到最後一人。
除了戰士之外,每位日本人也被要求做好必死的覺悟。
在最近打得火熱的沖繩島戰役中,随着日軍的守衛部隊被逼入海島南端的峽谷中,他們也明白了自己必敗的宿命。
小鬼子在和美軍以性命相搏之前,居然逼迫大量當地百姓從懸崖跳入海中,為日本“殉國”,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讓旁觀者觸目驚心。
而日軍的士兵在完成對百姓的屠殺之後,會對盟軍将士發起“萬歲”沖鋒,這種漠視生命的态度對盟軍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日軍的這一做法除了想要鼓舞國内百姓的士氣,宣揚根本不存在的“愛國感情”之外,也是表演給盟軍戰士的一出戲,他們想要增加盟軍繼續進攻的壓力。
因為攻擊除了會造成日本士兵的傷亡之外,還會有大量無辜的百姓一起陪葬。
而且在一億玉碎口号的影響下,日本國内掀起了最後一次征兵高潮,大量老幼婦孺都被征召到了前線,在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便上了戰場。
甚至出現了許多未成年的孩子,其中有男有女,男孩被拉上戰場沖當炮灰,女孩則被灌輸軍國主義思想成為戰争的幫兇。
本來處在花包待放之際的她們被迫接受洗腦和一些戰場急救等軍事訓練,最無人道的就是如何藏匿手雷接近敵人,在拉響後與敵人同歸于盡。
小鬼子也算是以己度人,他們在侵略中給各國人民特别是女性造了太多的孽債,如果有一天敵人的軍隊踏上他們本土時自己的國民将會是什麼待遇可想而知。
所以與其讓自己國民女性成為他人胯下玩物,還不如讓她們在抵抗中貢獻一些力量。
】
這些人很不幸的成為日本侵略戰争的犧牲品,不過他們并非所有人都值得同情,直至今日仍然有大量日本國民傾盡所有的支持他們所謂的聖戰。
侵略者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因為從小孩手中射出的子彈與士兵手裡射出的同樣緻命。
日軍這種決絕的态度也确實給盟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一億玉碎計劃本質上就是将日本的國土進行焦土化改造,以此增加盟軍進攻的成本。
而美軍也确實在一系列海島戰役中陷入了苦戰,大量增加的傷亡數字和被波及的平民也讓盟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為了盡快解決日本問題,盟軍改變了作戰方式,他們不再尋求從太平洋登陸,而是派出大量的轟炸機編隊對包括東京在内的日本大城市進行轟炸。
這導緻大量房屋被毀,無數日本平民流離失所,這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戰鬥意志,一億玉碎計劃開始出現動搖,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