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船廠現有的生産速度,要建造完成一艘運輸船直至下水最快也要兩個月,時間上還是太慢。
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利用積分點升級分基地,分基地等級提升船廠的等級也會跟着提升,規模與生産效率才能達到理想狀态。
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廖銘禹暫時關閉了主基地武器工廠的所有生産線,另一邊加大個礦區開采工作。
目前為止,根據地一共擁有五個大型礦場,主要以鐵、錫、銅礦為主,還有一個頁岩油開采井,每天能為基地提供數萬積分點。
不過整個遠征軍體系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特别是根據地的發展就需要龐大資源和設備支持,而這些東西隻能通過積分換取。
眼下為了就快提高分基地與船廠船塢的等級,隻能暫停黑河根據地的生産與發展,竭盡全力囤積積分,為分基地升級。
……
這段時間裡,部隊也将迎來第三次軍改整編,範紹增仍然是明面上的遠征軍總司令。
新88軍軍長由龍文章暫擔,另外也兼任榮譽第三師師長一職。
88軍下轄200師、50師、榮譽第三師,以及克虜伯的第一重炮旅和一個軍屬火箭炮兵團,加上工兵、醫療、後勤辎重部隊,全軍9萬餘人。
戰士們的單兵武器還是以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為主,班排持續火力依舊是MG3通用機搶,還列裝了少量STG44突擊步槍作為班組之間的火力提升。
為了減輕後勤負擔,發射.45子彈的湯姆森、黃油沖鋒槍基本被主力部隊淘汰,留給二線人員和後勤士兵使用。
目前幾乎不會再有大規模戰役,部隊實行精簡化指揮,剔除掉一些沒必要的編制,而基層部隊的劃分更加細緻,分工明确,後面大部分将會以連營級單位為主進行穿插戰鬥。
不過為了部隊火力和後勤能得到保障,全軍加入了大量辎重部隊和運輸車輛,幾乎和一線主力形成1:1的比例。
打個比方,榮譽第三師總計一萬八千人之多,而三個主力團和炮兵團這些加在一起真正一線作戰部隊隻有九千多人,其餘基本全是後勤人員。
就拿眼下遠征軍各部隊的火力配比,如果不能保證後勤人員的數量和比例,很難發揮出全部戰鬥力。
所以後勤問題也是衡量一支軍隊實力的重要标準,特别是目前比較依賴火力的遠征軍。
方敬堯的新軍正式更名,番号為遠征軍第89軍。
主力下轄201、202、203三個步兵師,一個炮兵旅和一個火箭炮兵團,全軍在7萬人左右。
89軍主要是混成輕裝部隊,每個師也擁有火力不俗的山地炮兵部隊,以叢林山地作戰為主。
在經曆過伊洛瓦底省戰役後,三個師雖然損失較大,但也累計了豐富的戰鬥經驗,經過數個月的補充休整,部隊戰鬥力已經恢複如初,戰鬥力比起才成新軍那會兒高不好幾個檔次。
而一直備受青睐的陳繼澤迎來了軍旅生涯的關鍵拐點,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