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腌制入味,把野雞取出放入蒸籠,大火焖制,然後又取出野兔切丁,等到油熱,放入兔丁炸制金黃,再放入幹辣椒,陳皮翻炒,随後出鍋裝盤。
餘江河看着每一道工序都平平無奇,心中更加認定了自己的想法,這秦小川就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小子。
“芸姐,你嘗嘗我這陳皮兔丁怎麼樣?”
秦小川拿了一雙筷子,遞了過去。
“好香啊,看着就好吃。
”
沈芸誇贊了一句,接過筷子夾了一粒兔丁,放進了嘴裡。
眼睛頓時一亮,表情僵在了那裡。
秦小川心中暗笑,這和秦大海夫婦當日吃烤野兔時的狀态一模一樣。
“怎麼了,沈總?如果太難吃的話,就吐出來!”
餘江河趕緊拿了一個垃圾桶,放在沈芸的面前。
沈芸搖搖頭,又咀嚼了幾下,方才将兔丁咽了下去,“小川,你這個陳皮兔丁真的太好吃了,比五星級酒店做的還要好吃!”
她欣喜的叫道,又連着夾了幾粒放入嘴裡,滿臉享受的樣子。
餘江河看的目瞪口呆,一道陳皮兔丁而已,至于這樣嗎?
他拿起一雙筷子,也夾了一粒兔丁放入嘴裡,不出意外,那表情和沈芸之前一模一樣。
“好吃,太好吃了!”
許久才發出一聲驚歎,這兔丁脆而不焦,油而不膩,聞之香甜,入口即化。
這一道看似簡單的尋常菜,已經将味覺發揮到了極緻。
等到清蒸野山雞端出,大家品嘗後更是贊不絕口。
“秦兄弟,我老餘老眼昏花,不識高人,剛才多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
餘江河爽快的認錯道歉,反而令秦小川有些不好意思。
“餘師傅過獎了,我就是一個農民。
”
“秦兄弟,我見這兩道菜用法工藝上并無特殊之處,為什麼做出來的口感卻大不相同呢?“
餘江河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開口請教道。
秦小川想起《食經》上的一段話,便解釋道,“想要發揮食材最佳的味感,就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比如說五分熟和七分熟,那口感就完全是不一樣的。
”
“那怎樣才能掌握食材的最佳火候呢?”
餘江河畢竟是老廚師,立刻就抓住了重點。
“觀其色,聞其味,辨其聲。
”
秦小川将《食經》上的原話,不厭其煩的講解了幾遍,餘江河終于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小川兄弟,你真是我的恩師啊,聽了你的一席話,我這麼多年的疑惑才茅塞頓開啊!”
餘江河激動的握着秦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