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房陵城太小,那就修成要塞

首頁
    在劉封抵達房陵後的當日傍晚,月初派往麥城方向繪制地圖的騎卒也帶着地圖返回。

     見到劉封後,騎卒奉圖請罪:“連日大雨,道路難行,未能及時帶回地圖,請将軍罰罪。

    ” “天時難測,非你之罪,一路辛苦了。

    ”劉封沒有責怪騎卒。

     将地圖攤開後,劉封又取出了申耽先前給的地圖,仔細對比兩份地圖的差異。

     又問了騎卒繪制過程中的細節。

     如劉封預料。

     騎卒新繪制的地圖顯示,房陵到麥城的距離,竟然長達三百三十裡! 比申耽給的地圖還多了五十裡,且又是難行的山路! 這意味着。

     如果按照申耽給的地圖,劉封會比預定的時間至少要晚一日才能抵達預定的目的地。

     而在戰場上,别說晚一日了,晚一個時辰都可能出現不可挽回的變故。

     【走三百三十裡的山路去麥城馳援,這其中的風險可不小,想要正常行軍是絕對做不到的,還得提前再做些準備才行。

    】 劉封看着地圖上的标示凝神思考。

     雖說最完美的部署是保住江陵城擊退呂蒙,但對現在的劉封而言這是壓根不可能做到的。

     劉封記得史料上還專程記載過:在糜芳獻城後,城内有不願意投降的官吏軍校暗中設伏,結果被呂蒙身邊的騎都尉虞翻識破。

     劉封不認為可以在江陵城部署得比江陵城内的官吏軍校的埋伏更好。

     引兵入駐江陵城就更不可能了。

     且不說未得王命劉封不能擅自放棄上庸駐兵江陵城,即便駐兵了劉封也未必能奪了糜芳的權去守住江陵城。

     到時候江陵城丢了上庸也丢了,劉封又擅違王命棄上庸奪兵權,同樣是死路一條。

     将希望寄托在保住江陵城顯然不現實。

     而以劉封手頭這點兵力,也做不了太多的部署。

     如今。

     劉封以房陵為中心,又走秭歸運糧入房陵。

     除了在為關羽提前打通一條能逃得性命的生路外,也是在為今後的防守和反攻作準備。

     江陵城的糜芳靠不住,秭歸的宜都太守樊友同樣靠不住。

     與其如此,倒不如将秭歸的糧草提前都囤積在房陵城中,避免被陸遜取得。

     孟達最大的功勞在于當宜都太守這七八年間,在秭歸囤積了大量的糧草。

     這也是劉封敢移兵入房陵的原因之一。

     隻要有糧草在房陵,即便面對曹兵和吳兵的合力強攻劉封也不用擔心糧盡兵潰。

     如今的局勢對劉封是很不利的。

     劉備和曹操在漢中打了幾年,打得益州疲敝。

     糧草不足,役夫疲憊,想讓劉備為了劉封一句話就走西川出兵也是辦不到的。

     即便劉備願意相信,成都的百官也不會同意。

     畢竟江陵城是座堅城,守城的還是劉備的二舅子,怎麼想都不可能有失守的可能。

     劉封想要活命,就不能将活命的希望假手于人。

     想活命,隻能靠自己! 囑咐騎卒自去休憩後,劉封又讓鄧輔征調部分役夫在城外挖戰壕築土壘修箭塔等等軍用工事。

     這讓鄧輔頗為疑惑。

     看着圖紙上戰壕、土壘、箭塔等軍用工事的數量和位置,鄧輔更是不解。

     尤其是劉封要求的數量,更像是在應對一場大戰。

     房陵小城,也就南鄉的曹兵可能會奇襲而來,能有什麼大戰? 甚至于,劉封給的圖紙中在秭歸方向也要挖戰壕築土壘修箭塔。

     “将軍,下個月就秋收了,即便現在征調役夫,這些工事也修不完啊。

    ”鄧輔面露難色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