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我是刘封,即将自挂东南枝

首頁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

     上庸。

     劉封策馬城中。

     三日前。

     劉備遣使上庸,給劉封送來了“副軍将軍”的任命和印绶。

     然後。

     劉封沉睡的前世記憶也跟着覺醒了,猶如失憶青年找回了丢失的記憶,今日方知我是我。

     然而回想這二十餘年的失憶人生,劉封都想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整個兒就一憨批。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前世記憶終于在今生最大一次作死前覺醒了。

     倘若前世記憶再晚覺醒幾個月,劉封都沒必要掙紮了,直接在上庸找個山頭自挂東南枝都比回成都被賜死的好。

     前世的劉封隻是個牛馬,雖然有過熱血的夢想但都在現實面前屈服。

     今生成了劉備的養子又身處漢末亂世,不闖下一番功業,豈不是白穿越了? 雖然是上庸時期開局,但劉封不怕。

     是男人就下一百層,隻要我不死那就是你死。

     劉封現在的處境很不妙。

     記憶覺醒的時間太晚,當失憶青年的時候又是個肌肉憨批,導緻很多事都已經無法改變。

     且不提江陵城的糜芳和公安城的傅士仁,單提這上庸就已經是一潭渾水。

     由于孟達在攻打房陵的時候讓房陵太守蒯祺死于亂兵,劉備對孟達的能力産生了質疑。

     讓你取東三郡,你讓蒯祺死于亂兵? 你讓上庸和西城的豪族怎麼想?你讓我的軍師将軍怎麼想?你讓依附我的荊州士人怎麼想? 于是乎。

     為了能順利拿下上庸和西城,為了安撫諸葛亮等荊州士人,也為了給養子劉封一個獨立施為的平台。

     劉備就将劉封派去了上庸,令劉封統孟達軍攻取上庸和西城。

     在劉封抵達上庸前,孟達圍了上庸十餘日,申耽高呼“誓死不降”。

     結果劉封一來,申耽直接就開城投降了,高呼“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事,今日投效漢中王,誓不複反。

    ” 差點沒将孟達的肺給氣炸。

     說好的誓死不降,你見到劉封就降了? 更令孟達氣惱的是:申耽不僅降了,還主動提出将妻小以及宗族子弟都遷往了成都,以表忠誠。

     申耽裡裡外外都在表達一個意思:蒯祺都“死于亂兵”了,這上庸太危險,我怕妻小以及宗族子弟也“死于亂兵”。

     雖然沒有明示,但也跟對着孟達貼臉開大沒啥區别了。

     劉封記得很清楚,孟達當時的臉色非常的難看,不僅對申耽有惱意,對劉封的惱意也不小。

     就我孟達是惡人就你劉封是好人? 由于申耽是劉封來了才投降,這取上庸和西城的功勞自然就落在了劉封頭上。

     因此劉備在得到上庸的捷報後,先拜申耽為征北将軍、領上庸太守、封員鄉侯,後拜申耽弟申儀為建信将軍、領西城太守,最後遷劉封為副軍将軍。

     很多蜀黑喜歡用陰謀論來臆測劉備和劉封的父子情誼。

     而實際上。

     劉備對劉封是非常寵溺的,寵溺到了即便立了劉禅為王世子也不肯取締劉封的“副軍”職務。

     “副軍”的職務含權量有多大? 用孟達的話來講:征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号,遠近所聞也。

     進一步講: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