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狹窄的連通道處,一群人帶着步槍肆無忌憚地射擊。
亨利就身在其中,位列最末。
突然一個熊一樣的男人從隐蔽處竄了出來。
一記飛刀就射倒了站在最前方的人,并且趁着射擊存在死角的機會,欺身上前。
緊接着就是幾下利落的打擊,所有人都應聲而倒。
站在隊伍最末端的亨利也沒能置身事外,而是紮紮實實地捱了一記鎖喉殺,整個人就像被卡車撞到一樣,原地騰飛,重摔在地!
動手的男人則是帶着一個穿着夾克,下身彷佛失蹤的金色短發美人,頭也不回地通過了通道。
“卡!好,所有人準備下一幕。
”導演拿着鐵皮大喇叭喊道。
立刻就有幕後工作人員開始調整機器,準備換不同角度,拍不一樣的鏡頭。
這些鏡頭将用作主角不停在戰艦内部行動的片段之用。
事實上就隻是在寥寥幾個不同的位置,不斷換角度重複拍攝而已。
畢竟這艘可是現役戰艦,不可能放任制作團隊的人員滿船跑。
所以重複拍攝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出的鏡頭,就能靠事後的剪輯營造出他們行動的假象。
剛被殺死的亨利跟其他路人演員一樣起身,接下來要換另外一組人來擔任被打倒的反派喽啰。
但這并不意味着亨利就可以殺青,收工回家了。
現在的他每天都要死個幾回,盡可能讓導演累積剪輯用的素材。
反正拍電影,又沒規定人隻能死一次。
最後哪個鏡頭會用上,完全取決于主角的哪段鏡頭适合串起一段劇情,不論亨利的死法是否精采。
當然,也有可能最後全部剪光。
電影的成片,亨利是一個鏡頭也沒有。
這種事情對一個路人演員來說很常見,畢竟是跟路樹、牆壁一個層級的背景闆角色。
屬于其他動作團隊的演員,自然有同團隊的人臨時幹起助理的工作,又是遞毛巾,又是檢查服裝、妝容有沒有受損,需要更換或補妝的。
亨利孤家寡人,這些事情隻能自己來。
而大家之所以要檢查,是因為史蒂芬.席格在屏幕上看起來很真實的打鬥鏡頭,每個動作都是掐準時間去做反應的。
不能過早,那會讓畫面看起來很假。
但要過慢……那就真打上了。
要是紮紮實實捱了這位有着武術教練身份的男主角一下,那真的是不死也傷。
這也是為什麼不屬于動作團隊的亨利,也混上被打倒的反派喽啰活兒了。
實在是消耗的演員太多。
為了不耽誤在戰艦上拍攝的行程,大家幾乎都是拍了就傷,傷了又上。
隻要不打死打殘,就得輪流上鏡頭。
這本來求之不得的事情,竟也像折磨一樣,讓演員們苦惱不已。
難怪常有特技演員控訴史蒂芬.席格以拍攝為借口來打人,甚至把事情鬧上新聞版面的。
亨利要配合這些鏡頭沒有什麼困難的,隻要在最後關頭做出被打倒的動作就好。
他可不敢讓這位男主角真打上,要是讓男主角因為打他,結果把自己給打壞了,那可就萬死難辭其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