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葉維驅車前往地鐵4号線隧道的入口處。
這個隧道段長約三公裡,是城市地鐵網絡中最深的區域,内部結構複雜。
當地鐵公司的一名技術員接待葉維時,他一邊擺弄手中的平闆電腦,一邊說道:“這段隧道的建造過程其實很正常,沒有任何特别之處。
可奇怪的是,過去幾個月,我們的設備檢修報告中提到過幾次短暫的信号幹擾,但都沒查出原因。
”
“幹擾的具體位置,是不是就在那節車廂失蹤的區域?”葉維問。
技術員點了點頭:“沒錯,就在隧道中部,距離出口約一公裡的位置。
我們之前以為是偶發的設備問題,現在看來,也許另有隐情。
”
葉維站在隧道入口處,空氣中彌漫着一股潮濕的鐵鏽味。
他戴上手電筒,順着地鐵軌道走進昏暗的隧道深處。
趙峰緊随其後,不時觀察兩旁的牆壁和軌道,尋找任何異常。
“這裡的燈光系統正常嗎?”葉維指了指頭頂微微閃爍的燈光。
“是的,昨晚剛檢測過,沒有問題。
”技術員答道,“不過到了中部區域,燈光會稍微暗一些,可能是電路老化的原因。
”
隧道中越走越深,光線逐漸減弱,氣氛也愈發壓抑。
趙峰突然停下腳步,蹲下來仔細查看軌道旁的一小堆粉末。
“葉哥,這裡有些奇怪的痕迹。
”他用手電照射着粉末,發現其呈現出微微的銀灰色,“像是某種氧化後的金屬殘渣。
”
“采集一些,送去技術科化驗。
”葉維說道,同時目光掃過周圍的牆壁。
他注意到,牆壁上有些細微的劃痕,像是某種尖銳物體留下的。
“這些劃痕不規則,但有一定的方向性,像是……”葉維沒說下去,但心裡冒出一個不安的想法:這似乎不像是普通機械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更像是某種未知力量的痕迹。
兩人繼續向前,直到到達隧道中部區域。
這裡的燈光果然如技術員所說,比其他地方暗淡許多,甚至隐約可以聽到一種低沉的嗡嗡聲。
趙峰側耳傾聽,眉頭皺了起來:“你聽到了嗎?”
葉維點點頭,這聲音并不像是普通設備運行時的噪音,反而有些不自然的規律性,就像是一種特定頻率的共振。
他拿出手機,用錄音功能記錄下這段聲音,然後四處查看。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處隐蔽的牆壁吸引住了。
那是一塊嵌入牆體的小鐵門,表面布滿了灰塵,看起來像是廢棄的設施。
但門邊的灰塵上,卻有幾道新鮮的手印,似乎剛被人觸碰過。
“趙峰,過來看看這個。
”葉維示意趙峰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撬開鐵門。
一陣陳舊而腐敗的氣息撲面而來,裡面是一條狹窄的通道,地面鋪滿了破碎的磚石。
“這通道的設計圖上沒有。
”技術員驚訝地說道,“我從沒見過這地方。
”
葉維沉思片刻,打開手電筒,率先走了進去。
通道兩旁的牆壁上貼滿了發黃的紙張,上面寫滿了潦草的文字,似乎是某種記錄。
趙峰拿起一張紙,念道:“‘進入隧道的人,會聽到他們的聲音,但千萬不要回應。
’這是什麼鬼話?”
“看起來像是某種警告。
”葉維低聲說道,繼續向前走。
通道盡頭是一間小型房間,房間中央有一張破舊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個鏽迹斑斑的錄音機。
“葉哥,這看起來更像是某種私人實驗室,或者……避難所?”趙峰環視着四周。
葉維沒有回答,他按下了錄音機的播放鍵。
一段斷斷續續的低沉聲音傳了出來,聽不清具體内容,但可以分辨出是一個男人的聲音,語氣中透着焦急和恐懼。
“有人試圖用這東西記錄下什麼。
”葉維說道,“帶回去解析。
”
回到警局後,錄音機被送往技術科解碼,結果令人瞠目結舌:那段模糊的錄音經過處理後,聽起來像是一段求救信号,其中提到了一句關鍵的話:“地鐵的深處,有扭曲的真實。
”
與此同時,趙峰也從化驗科得到了金屬粉末的檢測報告。
報告顯示,這種金屬的成分極其特殊,甚至包含一些未曾見過的微量元素,似乎不是自然生成的。
葉維的眉頭越皺越緊,所有的線索似乎都指向一個難以置信的結論:這起案件不僅僅是地鐵失蹤,更可能涉及到某種超出常規認知的現象。
他回想起名單上的第7位乘客李放,以及他發布的那條帖子:“地鐵隧道能連接到另一個世界嗎?”
這個問題,現在看起來,似乎并非無稽之談。
葉維坐在辦公桌前,眼前攤開的文件夾中夾着從隧道現場帶回的紙張副本。
那些潦草的筆記内容雖然模糊,卻呈現出一種令人不安的邏輯。
其中一頁用紅筆寫着一行字:“時空是扭曲的,隧道的盡頭不是終點。
”
“這些内容和地鐵失蹤案件能有什麼聯系?”趙峰站在一旁,盯着筆記翻了又翻,卻找不到明确的線索。
葉維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