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火月亮2):螺丝起子

首頁
    2029年7月,亮國薩州火箭城 達芙妮·布勞恩暢想着在火星水手峽谷安放的人類生存艙,邁克爾把它叫做“膠囊”。

     “膠囊中的居住者不隻是搞科研吧?他們還肩負着什麼工程任務?”達芙妮問邁克爾。

     “他們首要的任務是盡可能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包括從峽谷底層深處,鑿冰取水,制造氧氣和氫氣,解決飲用水、氧氣和能源問題。

    ”邁克爾答道。

     達芙妮看着眼前這位在她心目中如英雄一般的探險家,她推測邁克爾想在火星上做的膠囊工程,目标一定不隻是生存實驗,而是建立可以不斷擴展的火星移民點。

     她問道:“你的計劃需要大量的運力,雖然獵鳥5型火箭荷載很大,又可以重複回收利用,但相對于移民點的物資需求還是遠遠不夠啊。

    ” 是的,不隻是火箭運力不夠,在火星上建立發射場也是很困難的。

     “你一定已經想到辦法了,我很好奇,你是在外腦VESSEL的幫助下想到的嗎?” “這次真不是,是我們公司的總工程師詹姆斯博士設計的。

    ”邁克爾想起了VESSEL給他的答案,搖搖頭,笑呵呵地說道,“關于運力問題,VESSEL給我的答案就是它本身,VESSEL。

    ” “火星移民計劃解決運力瓶頸的關鍵竟然是VESSEL這個詞彙本身?”達芙妮驚奇地問道。

     作為艾斯貝空間技術公司的老闆,邁克爾·麥克斯的多項創意在常人看來幾乎是異想天開的,認同其企業文化的總工程師詹姆斯博士更是如此。

     詹姆斯博士建議在火星上空的同步軌道附近建設一個中轉站,獵鳥5型火箭推送的運輸飛船在太空中與中轉站對接,而不是往返于難度大得多的火星表面。

     同步軌道的中轉站與火星表面用碳纖維管和輔助支架連接,建成一座火星版太空電梯。

     達芙妮·布勞恩是專業天文學者,她雖然不了解工程學的細節,但是她知道建造火星版太空電梯難度極大。

     一個辦法是在火星赤道上從火星地面向上延伸約兩萬公裡,另一個辦法是在距火星兩萬公裡軌道處建造一個巨大的人造物體,作為穩定器。

    顯然都非常困難。

     “從火星地面向上建造,要把建築材料運到火星,這等于回到了問題的原點,顯然不可行。

    ”達芙妮像猜謎語一樣接着問道,“在火星兩萬公裡高空的同步軌道,建造一個足夠大的穩定的人造物體,那也不可能啊!” 邁克爾神秘地笑了,對達芙妮說: “建造一個成百上千噸的人造固定器,确實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天才的詹姆斯博士使用的是一個渾然天成的固定器,它叫做火衛二,相當于地球的月亮。

    ” “火衛二,火月亮!”達芙妮驚呼。

     火星有兩顆衛星,離心率都接近于零,也就是它們幾乎以正圓軌道繞行火星,它們的軌道傾角也接近零度,幾乎貼在火星赤道面上繞行。

    正好位于理論給定的火星太空電梯最佳建設地點的正上方。

     火衛二的半長軸約為23000公裡,每30.3小時繞行火星一周,火星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鐘,也就是說火衛二略高于火星同步軌道。

     運輸飛船與“漂浮”在火星上空的火衛二對接,技術難度遠低于在火星表面的降落和返回,運輸成本則會大幅降低。

     達芙妮專業而敏銳,一下子就指出了問題,問道:“火衛二的環繞速度小于火星表面自轉的線速度,就算火衛二垂下一部太空電梯指向火星,它也無法與火星地面進行穩定的連接,存在速度差啊。

    ” 達芙妮的問題,詹姆斯博士也想到了,火衛二垂下的太空電梯有近兩萬公裡長,接近火星表面的一端可以加大配重,但它不能直接與火星地面的固定基座連接,因為存在速度差。

     火星赤道附近的表面自轉線速度約為每秒240米,而指向火星的太空電梯末端線速度為每秒200米,存在一個自東向西的速度差,約為每秒40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