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
我在電腦上看着特調處新進人員的資料,正想着怎麼給他們安排合适的工作,可無意中點開了現任人員資料,看到潘菡的詳細信息,發現她是汶川人,還經曆過當年的大地震。
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随軍去汶川救過災的事。
這時,我突然發現不知怎麼面對她,隻好把當年和我一起救人的張呈棟叫到辦公室商量。
我說:“你還記得嗎,潘菡就是當年我們救過的那個女孩,現在就在特調處。
我現在不知道怎麼面對她。
”
張呈棟說:“當年我不是說過的嗎?我們是軍人,先救群衆,這是我們的責任。
你現在都成處長了,怎麼還在糾結這個問題?”
……
可我沒想到潘菡正好從門外經過,聽到我們之間的對話,意識到我們兩個就是曾經在汶川地震中救自己的軍人。
她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了很久,決定打報告離開。
第二天,我收到了潘菡的請調報告,感到很意外。
剛想問為什麼,突然想起和張呈棟的對話,意識到她肯定是聽到了我們兩個的談話,所以想離開。
我想留下她,可又不知道怎麼面對她,隻好把她的報告扣下,又托人給了潘菡一個漂亮的信封。
裡面隻有一張紙條,上面隻有一句話:“對不起,我們來晚了。
”
潘菡收到并拆開信封,看到裡面的内容後突然想起當時我對她說的話,意識到我已經想起了當年的事。
可我不知道的是,她不但想離開,還想從此不談戀愛,不結婚。
知道她收到信封後,過了一小時,我便将她叫到辦公室問她:“為什麼要離開?”
潘菡猶豫了一下,說:“因為……”
我說:“其實我早應該知道的。
我覺得……你的表現在我們特調處可以說是優秀行列。
能說說為什麼嗎?”
潘菡說:“我知道,可我不知道如何面對……”
我說:“如何面對我?”
潘菡說:“你知道從十歲開始想念一個人的滋味嗎?當年,你們離開後,我就去了福利院。
那張面孔,我時刻記在心裡,而且發誓一定要找到他。
即使知道這樣的機會很渺茫,我還是願意一試。
你知道,當我聽到你們的對話時,我是多麼的驚訝?我好幾次想向你表達自己的心意,可你好像沒有留意一樣,總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
我說:“這就是你要離開的理由?潘菡同志,你要知道,你現在長大了,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十歲的小女孩兒了。
現在的你應該學會三思而後行,有些決定一旦做了,就沒有回頭路了。
”
潘菡低下頭,輕聲說:“我知道,我知道,可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就是不知道怎麼面對……”
我看着她一副難為情的樣子,認真地說:“怎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