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华夏的粮食产量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首頁
    秦始皇看完視頻中的内容被震撼的無以複加。

     “朕沒有聽錯吧!” “畝産3200斤!” “大秦連兩百斤的零頭都沒有!” 大秦以黍米為主食。

     稻米的種植面積少,且産量低。

     是比較珍貴的食物,通常隻有貴族才能消費的起。

     這個袁姓後人讓産量甚低的稻米一步步畝産至3200斤! 這如何不令他驚歎! “李斯,立廟!” 秦始皇果斷道。

     李斯這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随即拱手道: “陛下聖明!” “此人讓後人不再受餓肚子之苦,當得起“農神”之稱!” “陛下,我大秦做過種植實驗,每畝種植多少水稻、麥子、豆子等。

    ” “這才找到了對于大秦最佳的科學播種經驗。

    ” “農神專注于育種方式提高産量。

    ” “三系雜交法在後世尚且需要幾十年。

    ” “大秦任重而道遠。

    ” “或許大秦可以先從耕地方式、工具、施肥、管理等方式提高産量。

    ” “臣提議在民間廣開言路,尋找提高産量之法。

    如有實驗成功者,當賞!” 秦始皇滿意颔首。

     ...... 李世民嘴巴此刻張成了O字形,聲音顫抖。

     他甚至感覺自己都有些坐不穩了。

     “畝産3200斤!” “好好好!華夏後世人人有餘糧!” “想必再無饑荒!” 大唐的水稻要是有這産量,他何需愁這大旱! 也不用羨慕表叔有個喜歡囤糧的好父皇! “魏征,你快噴我一下。

    ” “朕沒有在做夢吧!” 魏征抑制住自己的激動,輕咳了一下,無奈道: “陛下,您沒有做夢!” “當務之急是研究這雜交水稻之法。

    ” 李世民狠狠點頭,目光如炬。

     “後生可畏啊!” “即日起,六部廣尋稻穗和農事人才。

    ” “如有使糧食翻倍者,加官進爵,賞金萬兩!” “我大唐雖沒有後世科技,但我們有老祖宗的智慧。

    ” “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

    ” “最多百年。

    ” “我大唐定能研究成功。

    ” “朕也要用這一粒米改變大唐!” 李世民轉頭看向長孫無忌,沉聲道: “輔機,朕欲給此人封神立廟,你且安排!” “其所研雜交水稻,澤被世人,彪炳千秋,當名垂青史!” 長孫無忌頓時愕然。

     但并未覺得不妥。

     “陛下,每每天下大旱之時,必有君主祭祀龍神求雨。

    可惜并未天降甘霖。

    ” “天幕傳授的,乃實打實的惠及百姓的種植之法。

    ” “理當立廟。

    ” 後世能給古人塑相。

     古人為何不能給後人立廟? 更何況其功績堪比神明。

     李世民滿意點點頭,但又總覺得哪裡不對,好像有人在内涵他。

     ...... “3200斤!” “咱的個乖乖!” “咱沒聽錯吧!” “咱老朱以為1000斤就是極限了。

    ” 朱元璋心跳如擂鼓,他盯着天幕中後人滿臉笑容抱着稻穗的畫面,激動得無法平靜。

     “标兒,他配享太廟啊!!” “咱以後去太廟祭拜曆代明君的時候,就給他敬五杯酒了!” “不不不,還不夠,敬十杯!” 朱标此刻也是滿心歡喜。

     如果大明也能成功培育這雜交水稻,大明後世将再無饑荒! “兒臣領旨。

    ” “父親,尋找稻種、網羅人才一事就由我來負責吧!” “讓我再為大明做點什麼。

    ” 朱元璋似乎讀懂了朱标言語中的深意,眼眶中蓄積起淚水,忍着沒有掉下來。

     “好孩子啊......” ...... 漢武帝劉徹被雜交水稻的産量上限驚呆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